通用名称:依沃西单抗(ivonescimab,AK112)
商品名称:依达方
规格:100mg(10ml)/瓶
用法用量:20mg/kg,每3周给药一次,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
适应症:
1.用于治疗EGFR-TKI治疗失败的NSCLC(已获批)
2. 用于治疗PD-L1阳性、EGFR/ALK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一线治疗(即将获批,已进入优先评审阶段)
一.依沃西单抗的作用机制
依沃西单抗是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ivonescimab、AK112,商品名:依达方)。简单来说,依沃西单抗就像一把特别设计的双头锁,一头可以锁住VEGF-A(发挥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另一头可以锁住T淋巴细胞上的PD-1(发挥肿瘤免疫治疗的作用);依沃西单抗兼具阻断免疫信号通路和抑制异常血管生成的“双重”功能,通过“双头锁”来杀死癌细胞。
VEGF和PD-1是肿瘤治疗领域里的两个关键点:
VEGF:肿瘤的生长极度耗氧,因此会诱导产生大量异常血管来维持肿瘤自身生长。而VEGF抑制剂可以靶向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影响异常血管的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PD-1:PD-1/PD-L1通路是关键的免疫检查点,其中PD-1主要表达于T淋巴细胞表面,而PD-L1则多见于肿瘤细胞。当两者结合时,肿瘤细胞能够向T细胞发送抑制信号,导致T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这种机制使得肿瘤细胞能够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有着“双头锁”功能的依沃西单抗,在肿瘤微环境中能发挥更好的抗肿瘤活性。并且由于依沃西单抗在正常血管中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比在肿瘤新生血管小,因此正常血管中能够保留足够的VEGF-A,用于修复肿瘤侵犯导致的血管损伤;依沃西单抗在正常组织中的免疫激活作用小于肿瘤组织中,有利于减少免疫不良反应的发生。
换句话说,依沃西单抗“很聪明”,在该发力的地方发力,这样既能有效地打击肿瘤,又能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二.依沃西单抗的疗效数据
【TKI耐药人群简要数据】:
III期RCT研究HARMONi-A:PFS=7.06个月,ORR=50.6%,PFS HR=0.46;脑转移亚组HR=0.4;T790M阳性亚组HR=0.22;
【一线治疗PD-L1 TPS≥1%人群简要数据】:
III 期临床研究 (HARMONi-2/AK112-303):依沃西单抗对比帕博利珠单抗,PFS是11.14vs5.82个月,延长了5.3个月,HR值0.51。
PD-L1 TPS 1-49% 的人群中,依沃西单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的 PFS HR 为 0.54。
PD-L1 TPS≥50% 人群中,依沃西单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的 PFS HR 达 0.46。
HARMONi-A研究是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化疗治疗EGFR-TKI耐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研究显示,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的中位PFS为7.1个月,相较于对照组的4.8个月有显著的延长,HR值为0.46。且无论是否合并T790M突变,是否存在基线脑转移等,各亚组均全面获益。
(图为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的PFS数据)
从安全性数据来看,依沃西单抗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大多与化疗有关,由依沃西单抗带来的不良反应较少,联合用药耐受性较好。
(图为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的安全性数据)
此外,截至去年年底,当OS(总生存期)的成熟度达到52%时,接受依沃西单抗治疗组的患者总生存期有延长的趋势。
(图为依沃西单抗 vs. 帕博利珠单抗1L治疗PD-L1+晚期NSCLC的PFS数据)
依沃西单抗HARMONi-2研究依沃西单抗对比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PD-L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Ⅲ期临床研究,是首个单药头对头对比帕博利珠单抗取得阳性结果的临床研究。
依沃西单抗注射液单药对比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PD-L1表达(PD-L1 TPS≥1%)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HARMONi-2或AK112-303),从疗效数据上看,依沃西单抗治疗组的PFS为11.14个月,相较于对照组的5.82个月,有了显著的延长。同时,无论PD-L1表达水平如何、无论组织学类型是鳞癌或腺癌、无论基线是否伴有脑转移或肝转移,各个亚组的患者都能从依沃西单抗单药治疗中得到显著获益。此外,次要研究终点ORR率(50.0%vs.38.5%)及DCR率(89.9%vs.70.5%)亦均具有显著优势。安全性数据同样表现良好,尤其依沃西单抗治疗组的鳞癌患者均未发生≥3级的出血事件。依沃西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在3期单药头对头临床研究中证明疗效显著优于K药的药物。
合理用药要点:1.推荐剂量为 20mg/kg,每 3 周给药一次,静脉输注, 输注宜在约 60 分钟(±10 分钟)完成,直至疾病进展或出 现不可耐受的毒性。不得采用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注射给药。 2.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药物给药时,应首先给予依沃西单抗,间隔至少 30 分钟,之后给予化疗药物。 3.有可能观察到非典型疗效反应(例如,治疗最初几个月内肿瘤暂时增大或出现新的病灶,随后肿瘤缩小)。如果患者临床症状稳定或持续减轻,即使影像学有疾病进展的初步证据,基于总体临床获益的判断,可考虑继续应用本品治疗,直至证实疾病进展。 4.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20%)为贫血(34.5%)、白细胞降低(30.1%)、中性粒细胞降低(29.4%)、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25%)、血小板降低(22.5%)。对于大部分 2 级以及某些特定的 3 级和 4 级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需暂停给药。对于4 级及某些特定的 3 级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需永久停用本品。对于 3 级和 4 级及某些特定的 2 级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根据临床指征,给予 1~2mg/(kg•d)强的松等效剂量,直至改善到≤1 级。 5. 对于疑似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应进行充分的评估以排除其他病因。大多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是可逆的,并且可通过暂停依沃西单抗治疗、皮质类固醇治疗和/或支持治疗来处理。 6. 轻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目前本品尚无针对中度或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研究数据。轻度或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目前本品尚无针对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研究数据。 7. 尚无本品在 18 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本品目前在老年(>65 岁)与非老年患者(≤65岁)中的安全性未显示显著差异,老年患者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依沃西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免疫球蛋白 G1 双特异性抗体,因为单克隆抗体不经细胞色素 P450(CYP)酶或其他药物代谢酶代谢,所以合并使用的药物对这些酶的抑制或诱导作用预期不会影响依沃西单抗的药代动力学。考虑全身性皮质类固醇、其他免疫抑制剂以及血管生成抑制剂干扰依沃西单抗药效学活性可能性,应避免在开始治疗前使用。如果为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可在开始依沃西单抗治疗后使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其他免疫抑制剂以及血管生成抑制剂。
参考文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4年版)
更新:20250129
发表:2025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