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肺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不良反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毒性管理:皮肤毒性

  [复制链接]
milly 发表于 2023-10-17 16: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阅读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警惕的病症
症状
可能的意义
皮肤毒性
瘙痒、皮疹、丘疹、皮炎、大疱等
瘙痒或皮疹等严重的皮肤irAEs 可能是其他 irAEs 的早期预警:在抗 PD-(L)1/CTLA-4 治疗中,有 ICIs 引起的皮肤损害患者更容易发生其他irAEs,比如胃结肠炎和其他胃肠道 irAE;出现ICIs 相关银屑病的患者更容易产生内
分泌毒性[1]

器官 a,b
主要表现
管理措施
皮肤毒性
大疱性皮炎、SJS/TEN、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DRESS)、银屑病或血管炎伴紫癜性皮疹等
• 硫唑嘌呤、麦考酚酯、甲氨蝶呤、四环素类抗生素、达普松或烟酰胺可以作为激素替代药物或联合使用药物
• 急性期严重银屑病,可以考虑使用英夫利西单抗、IL-1 阻断剂、IL-23、IL-17 或 IL-12 单抗,合并关节疼痛时可考虑使用激素
• 皮肤血管炎、大疱性皮炎,可考虑使用利妥昔单抗
• 请皮肤科会诊

斑丘疹 / 皮疹
分级
描述
Ⅰ级推荐 h
Ⅱ级推荐
Ⅲ级推荐
G1
斑疹 / 丘疹区域< 10% 全身体表面积(BSA),伴或不伴症状(例如:瘙痒、灼痛或紧绷)
• 继续 ICIs 治疗
• 局部使用润肤剂
• 口服抗组胺药物
• 使用中等强度的糖皮质激素(局部外用)

必要时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外周血涂片、肝肾功能检查
G2
斑疹 / 丘疹区域占10%~30% 全身 BSA,伴或不伴症状(例如:瘙痒、灼痛或紧绷);日常使用工具受限
• 局部使用润肤剂
• 口服抗组胺药
• 使用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外用和/ 或泼尼松, 0.5~1mg/(kg·d)
考虑暂停 ICIs 治疗
• 必要时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外周血涂片、肝肾功能检查
• 考虑转诊至皮肤科并行皮肤
活组织检查
G3~4
斑疹/ 丘疹区域> 30% 全身 BSA,伴或不伴症状(例:红斑、紫癜或表皮脱落),日常生活自理受限
• 暂停 ICIs 治疗
• 使用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外用,泼尼松, 0.5~1mg/(kg·d)[如无改善,剂量可增加
至 2mg/(kg·d)]e
• 糖皮质激素抵抗时可考虑英夫利西单抗、托珠单抗治疗
• 考虑住院治疗
• 请皮肤科急会诊
皮肤组织活检
• 必要时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外周血涂片、肝肾功能检查

瘙痒
分级
描述
Ⅰ级推荐 h
Ⅱ级推荐
Ⅲ级推荐
G1
轻微或局限
• 继续 ICIs 治疗
• 口服抗组胺药
• 使用中效的糖皮质激素外用

必要时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G2
强烈或广泛;间歇性;抓挠致皮肤受损(如:水肿、丘疹、脱屑、苔癣化、渗出 / 结痂);日常使用工具受限
• 在加强止痒治疗下可继续 ICIs治疗
• 使用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外用
• 口服抗组胺药
• 考虑加巴喷丁类似物
(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 对难治性病例,考虑窄带 UVB 光疗
请皮肤科会诊,考虑转诊至皮肤科
必要时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G3
强烈或广泛;持续性;日常生活自理明显受限或影响睡眠
• 暂停 ICIs 治疗
• 泼尼松/ 甲泼尼龙,0.5~1mg/(kg·d)
• 口服抗组胺药
• 考虑加巴喷丁类似物
• (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 皮肤科急会诊
• 查血清 IgE 和组胺
• 难治性瘙痒可考虑给予阿瑞吡坦、
度普利尤单抗j、
奥马珠单抗或窄带 UVB 光疗(如血IgE 水平升高)
• 必要时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必要时取活检

大疱性皮炎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SJS)/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i
分级
描述
Ⅰ级推荐 h
Ⅱ级推荐
Ⅲ级推荐
G1
无症状,水疱区域< 10% 全身 BSA
• 暂停 ICIs 治疗
• 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
• 外用
• 皮肤科急会诊
•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CRP)检查

G2
水疱覆盖 BSA 占 10%~30% 伴疼痛;日常使用工具受限
• 暂 停 ICIs 治 疗, 直至毒性< 1 级
• 泼尼松 / 甲泼尼龙, 0.5~1mg/(kg·d)
• 如果3 天后仍无改 善,考虑加用利妥昔单抗
皮肤科急会诊

G3
• 水疱覆盖 BSA > 30%;日常生活自理明显受限SJS 或者 TEN
• 永久停用 ICIs 治疗
• 泼尼松/ 甲泼尼龙, 1~2mg/(kg·d)
• 考虑使用免疫球蛋白
(IVIG)[1g/(kg·d),按说明书分次给药,持续给药 3~4天]
• 需要住院治疗,有指征入住 ICU 监护或 烧伤病房
• 请皮肤科、眼科、泌尿科急会诊
•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CRP、补体
• 等相关炎性因子检查

必要时皮肤活检
G3
• 水疱覆盖 BSA > 30%;日常生活自理明显受限
SJS 或者 TEN
• 永久停用 ICIs 治疗
• 泼尼松/ 甲泼尼龙, 1~2mg/(kg·d)
• 考虑使用免疫球蛋白
(IVIG)[1g/(kg·d),按说明书分次给药,持续给药 3~4天]
• 需要住院治疗,有指征入住 ICU 监护或 烧伤病房
• 请皮肤科、眼科、泌尿科急会诊
•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CRP、补体
• 等相关炎性因子检查

必要时皮肤活检

【注释】
a 皮肤不良事件是 CTLA-4 和 PD-1 抑制剂导致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皮疹、瘙痒和白癜风,但白癜风最常见于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4]。
b 从现有临床研究结果看,在接受伊匹木单抗治疗的患者中皮疹发生率约 43%~45%[5-6],在接受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患者中发生率约为 34%~40%[4,6],但 3~4 级皮疹少见。CTLA-4抑制剂联合 PD-1 抑制剂治疗时,皮疹发生率显著升高[7]。瘙痒症状在伊匹木单抗、PD-1 抑制剂和联合使用时的发生率分别为 25%~35%、13%~20% 和 33%,3~4 级发生率< 2.5%[1,7-8]。白癜风在 PD-1 抑制剂联合伊匹木单抗使用时的总体发生率约为 8%[9-10]。
c 重症皮肤 irAEs 包括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vens-Johnson syndrome/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SJS/TEN)、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drug rash or reaction with eosinophilia and systemic symptoms,DRESS)[2-3]。
d 国内学者报道了 PD-1 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导致的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RCCEP) 的情况,发生率为 66.8%,形态学表现大致可分为“红痣型”“珍珠型”“桑椹型”“斑片型”和“瘤样型”5 种,以“红痣型”和“珍珠型”最为多见[11]。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或阿帕替尼能够降低 RCCEP 发生率[12]。
e 皮肤毒性通常发生在治疗的早期,治疗后几天或几周后都有可能出现,也可能延迟至治疗数月后。白癜风最常见于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可能是由于正常黑色素细胞和肿瘤共有抗原/T 细胞克隆[2,9]。其他皮肤不良事件尚无特殊报道的高危人群。
f 部分研究认为,皮肤 irAEs 预示 PD-1 抑制剂治疗可能有效;白癜风的发生通常提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可能从 PD-1 抑制剂中获益[8-9]。但除了恶性黑色素瘤以外,皮肤毒性与 ICIs 治疗其他实体瘤的疗效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g 多数皮肤毒性可以通过适当的干预而不影响 ICIs 的继续使用,但这需要临床医师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这将有利于改善整个疾病诊治的结局。如果发生 4 级皮肤毒性,如 SJS/TEN 或 DRESS综合征,应该永久终止使用 ICIs[9]。
h 使用泼尼松治疗,应直至症状改善至毒性等级≤ 1 级,并 4~6 周内逐步减量。对于≥ 4 周使用超过 20mg 泼尼松龙或等效剂量药物的患者,应考虑使用抗生素预防肺孢子菌肺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还要注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胃肠道反应。
i 皮肤毒性的诊断需要完善皮肤(包括黏膜) 检查,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另外,若出现斑丘疹 / 皮疹类表现,需要询问有无过敏性皮肤疾病史。
j 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IL-4 抑制剂) 可用于难治性瘙痒。

参考指南: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2023.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 2023

参考文献
[1] PUZANOV I, DIAB A, ABDALLAH K, et al. Managing toxicities associat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Society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SITC) Toxicity Management Working Group. J Immunother Cancer, 2017, 5 (1): 95.
[2] POSTOW MA, SIDLOW R, HELLMANN MD.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N Engl J Med, 2018, 378 (2): 158-168.
[3] BRAHMER JR, LACCHETTI C, SCHNEIDER BJ, et al. Management of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therapy: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 Clin Oncol, 2018, 36 (17): 1714-1768.
[4] HAANEN J, CARBONNEL F, ROBERT C, et al. Management of toxicities from immunotherapy: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 Ann Oncol, 2017, 28 (suppl_4): iv119-iv142.
[5] HODI FS, O′DAY SJ, MCDERMOTT DF, et al. Improved survival with ipilimuma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ela- noma. N Engl J Med, 2010, 363 (8): 711-723.
[6] ROBERT C, SCHACHTER J, LONG GV, et al. Pembrolizumab versus ipilimumab in advanced melanoma. N Engl J Med, 2015, 372 (26): 2521-2532.
[7] LARKIN J, CHIARION-SILENI V, GONZALEZ R, et al. Combined nivolumab and ipilimumab or monotherapy in untreated melanoma. N Engl J Med, 2015, 373 (1): 23-34.
[8] WEBER JS, HODI FS, WOLCHOK JD, et al. Safety profile of nivolumab monotherapy: A pooled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elanoma. J Clinl Oncol, 2017, 35 (7): 785-792.
[9] HOFMANN L, FORSCHNER A, LOQUAI C, et al. Cutaneous, gastrointestinal, hepatic, endocrine, and renal side- effects of anti-PD-1 therapy. Eur J Cancer, 2016, 60: 190-209.
[10] HUA C, BOUSSEMART L, MATEUS C, et al. Association of vitiligo with tumor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meta- static melanoma treated with pembrolizumab. JAMA Dermatol, 2016, 152 (1): 45-51.
[11] WANG F, QIN S, SUN X, et al. 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 noma patients treated with camrelizumab: Data derived from a multicenter phase 2 trial. J Hematol Oncol. 2020, 13 (1): 47.
[12] QIN SK, REN ZG, MENG ZQ, et al. Camre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 noma: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parallel-group, randomised, phase 2 trial. The Lancet Oncology, 2020, 21 (4): 571-58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给我们建议|手机版|阳光肺科 ( 粤ICP备2020077405号-1 )

GMT+8, 2024-11-24 09: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