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肺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指南]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

[复制链接]
小李 发表于 2023-10-18 02: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阅读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外科部分

adb7c36373ca09a8424edce3507ac767.png
(一)基本原则
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解剖性肺切除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或采样)是早期NSCLC的推荐首选局部治疗方式。
(二)手术方式
1.原则:完整彻底切除是保证手术根治性、分期准确性、加强局控和长期生存的关键。驱动基因阴性可切除的NSCLC可使用化疗[ 96 ]或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进行新辅助治疗[ 97 ](肿瘤≥4 cm或淋巴结阳性,1类推荐证据)。
2.手术方式:解剖性肺切除仍是标准术式[ 98 , 99 ](1类推荐证据)。(1)北美肺癌研究组(Lung Cancer Study Group,LCSG)LCSG821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T1期肺癌肺叶切除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亚肺叶切除,生存率显著高于亚肺叶切除,因此,目前早期肺癌的标准术式仍为解剖性肺叶切除[ 100 , 101 , 102 ](1类推荐证据)。(2)对于部分中央型肺癌,在手术技术能够保证切缘的情况下,支气管和(或)肺动脉袖式肺叶切除围手术期风险小而疗效优于全肺切除,为推荐术式[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1类推荐证据)。(3)亚肺叶切除:①解剖性肺段切除:CALGB140503是对外周型ⅠA期NSCLC亚肺叶切除对比肺叶切除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肿瘤长径2 cm以内的NSCLC,在证实了肺门和纵隔淋巴结阴性后,亚肺叶切除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与肺叶切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亚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半年肺功能保留较之肺叶切除有所提高[ 108 ]。日本临床肿瘤研究组(Japan Clinical Oncology Group,JCOG)JCOG0802早期肺癌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比较的前瞻性结果显示,对于≤2 cm、薄层扫描CT上实性成分占比(consolidation tumor ratio,CTR)>0.5的早期肺癌,肺段切除组除了肺漏气外与肺叶切除组围术期并发症几乎无差异。术后肺功能的保留肺段切除组优于肺叶切除组,但未达到试验设计要求达到10%以上的差异。无复发生存肺段切除组与肺叶切除组无显著差异,总生存肺段切除优于肺叶切除(可能是肺叶切除组第二原发肿瘤死亡高于肺段切除组引起),但是肺段切除组局部复发率高于肺叶切除组[ 95 , 109 ]。肺段切除在保留肺功能及生存率上是否优于肺叶切除,尚需要其他前瞻性临床试验结果证实。JCOG1211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单臂、确证性Ⅱ期临床研究,旨在分析长径3 cm以内、CTR 0.5以下的磨玻璃(ground-glass opacity,GGO)为主的临床ⅠA期肺癌行肺段切除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均达到98%[ 110 ]。此外肺段切除术的围术期安全性良好,JCOG1211肺段切除手术在术后半年及1年的肺功能保留均优于JCOG0802中肺叶切除手术患者。鉴于以上三项大型前瞻性临床研究,肺段切除应为病灶位于肺外周1/2、长径≤2 cm、含GGO成分早期肺癌可以接受的手术方式。目前意向性肺段切除可适用于以下情况(1类推荐证据):(a)患者功能状况无法耐受肺叶切除;(b)肿瘤长径≤2 cm的周围型小结节,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原位癌;GGO成分超过50%;长期随访提示倍增时间超过400 d;(c)肺段切除要求[ 94 , 95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应保证切缘≥2 cm或≥病灶长径;除非患者功能状况不允许,否则同样应行肺门、纵隔淋巴结采样,尤其是实密成分较多的GGO结节(2A类推荐证据)。②楔形切除:影像学上以GGO表现为主的肺结节大多为非浸润性肺癌。JCOG0804前瞻性多中心单臂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于≤2 cm、薄层扫描CT上GGO为主CTR≤0.25(亦即按照第8版IASLC肺癌分期Tis或Tmi)的早期肺癌,手术方式以楔形切除为主(82%),非浸润性肺癌占97.7%,5年无复发生存率达到99.7%,且无局部复发事件[ 112 ]。癌症和白血病研究组(Cancer and Acute Leukemia Group B,CALGB)CALGB140503研究中,亚肺叶切除组中肺楔形切除占比近60%,亚肺叶切除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均与肺叶切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08 ]。故在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评估阴性的情况下,肺楔形切除可以用于外周型肿瘤长径2 cm以内的NSCLC。因此,意向性楔形切除手术可作为以下情况推荐(2B类推荐证据):(a)病灶位于肺外周1/3;长径≤2 cm的小结节;实密成分≤0.5 cm;实性成分较多的病灶需先行纵隔和肺门淋巴结分期;(b)楔形切除要求:应保证肉眼可见切缘>5 mm,若不足5 mm,需冰冻切片证实切缘阴性。
3.手术路径:(1)开胸和微创手术具备同样的肿瘤学效果,外科医师可根据习惯和熟练程度选择手术方式[ 113 ](1类推荐证据)。(2)已证实胸腔镜(包括机器人辅助)等微创手术安全可行,围手术期安全性优于开胸手术,长期疗效不亚于开胸手术。因此,在技术可行且不牺牲肿瘤学原则的前提下推荐胸腔镜手术路径[ 114 , 115 ](1类推荐证据)。
4.淋巴结清扫标准[ 102 , 116 , 117 , 118 ](2A类推荐证据):(1)淋巴结清扫及采样是外科手术的必要组成部分,常规至少应整块清除或系统采样3组纵隔淋巴结(左侧:第4L、5、6、7、8、9组,右侧第2R、4R、7、8、9组)。对于淋巴结清扫或采样数目,至少清扫或采样纵隔+肺内共12个淋巴结。(2)Ⅰ~Ⅲ期肺癌在术前规范纵隔分期未发现淋巴结转移(PET-CT或EBUS、纵隔镜检查阴性)的前提下,淋巴结清扫较采样并未明显升期或带来术后生存优势,但术前仅行常规影像分期(未行PET或EBUS、纵隔镜分期)者,仍推荐行淋巴结清扫[ 118 ](1类推荐证据)。(3)术前影像学显示纯GGO为主(成分>50%)且术中冰冻为伏壁生长为主的浸润型腺癌或者T1a病灶,纵隔淋巴结转移概率极低,可选择性采样1~3组(左侧第4、5、7组,右侧第2、4、7组)纵隔淋巴结。
(三)手术切除标准
(1)完整切除包括阴性切缘(支气管、动脉、静脉、支气管周围、肿瘤附近组织)。无论何时,如有出现切缘受累、未切除的阳性淋巴结、淋巴结外侵犯或转移性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即为不完整切除。(2)完整切除为R0,镜下发现不完整切除或淋巴结包膜外浸润为R1,肉眼可见肿瘤残余为R2。根据IASLC发表的R-un切除定义,R-un定义为如下情况:①清除少于3枚N1或少于3枚N2淋巴结;②清扫范围未达到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标准;③最高纵隔组送检淋巴结阳性;④支气管切缘原位癌变;⑤胸膜腔灌洗细胞学阳性[ 119 ]。
(四)术后辅助治疗[ 120 ]
1.完整切除切缘阴性(R0切除)NSCLC后续治疗:(1)ⅠA(T1a/b/cN0)期患者术后定期随访[ 121 , 122 ](1类推荐证据)。(2)ⅠB(T2aN0)期患者术后可随访。ⅠB期患者术后辅助治疗需行多学科评估,对每例患者评估术后辅助化疗的益处与风险。有高危因素者[如低分化肿瘤(包括神经内分泌肿瘤但不包括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脉管侵犯、脏层胸膜侵犯、STAS、姑息性切除]推荐进行术后辅助化疗[ 123 , 124 ](2A类推荐证据)。病理亚型以实体型或微乳头为主的ⅠB期腺癌患者也可考虑辅助化疗[ 125 ](2B类推荐证据)。(3)ⅡA/ⅡB期患者,推荐以铂类为基础的方案进行辅助化疗,不建议行术后辅助放疗[ 126 , 127 , 128 , 129 ](1类推荐证据)。(4)ⅠB~Ⅱ期术后发现EGFR敏感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行奥希替尼辅助靶向治疗[ 130 ](1类推荐证据)。ⅡA~Ⅲ期术后发现EGFR敏感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行埃克替尼辅助靶向治疗[ 131 ](1类推荐证据)。ⅡA~Ⅲ期术后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如PD-L1表达阳性(≥1%)可在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后行阿替利珠辅助治疗[ 132 ](2A类推荐证据)。
2.非完整切除切缘阳性NSCLC的后续治疗:(1)ⅠA(T1a/b/cN0)期患者,术中发现为R1或R2切除,均首选再次手术,放疗也可供选择[ 133 ](2B类推荐证据)。(2)ⅠB(T2aN0)/ⅡA(T2bN0)期患者,术中发现为R1或R2切除,均应首选再次手术,放疗也可供选择,后续化疗视情况而定。ⅠB期有高危险因素者[如低分化肿瘤(包括神经内分泌肿瘤但不包括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脉管侵犯、楔形切除、脏层胸膜侵犯、未知的淋巴结状态Rx]可考虑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病理亚型以实体型或微乳头为主的ⅠB期腺癌患者也可考虑辅助化疗[ 125 ](2B类推荐证据)。ⅡA期患者均应进行辅助化疗[ 134 , 135 ](2A类推荐证据)。(3)ⅡB期R1切除患者可选择再次手术和术后辅助化疗,或同步或序贯放化疗[ 136 ];R2切除患者可选择再次手术和术后辅助化疗,或者同步放化疗(2A类推荐证据)。

d28ca53bd8c26725e7fc2083cb87ceea.png


02
Ⅲ期NSCLC患者的综合治疗
(一)可切除类Ⅲ期NSCLC( 图7 、 8 )

797dfbfe106ca19c23949ba1f3eed60b.png

fffeb92b47c4541a1eeeedbcf9f41d1c.png
Ⅲ期NSCLC可切除类是指T3N1、T4N0~1和部分T1~2N2,少部分ⅢB期(指T3N2,N2为单一淋巴结转移且长径<3 cm)。外科的角色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可切除性。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是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否可外科手术切除需要多学科团队综合评估。
1.手术耐受性评估:术前必须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推荐使用心电图和肺功能检查进行评估[ 140 ](1类推荐证据)。由于ⅢA期患者术后需行辅助治疗,因此术前应考虑患者的残肺功能是否可以耐受化疗和放疗[ 141 ](2A类推荐证据)。术前须排除患者其他器官的严重合并症,包括6个月内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卒中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等[ 142 , 143 ](2A类推荐证据)。高龄患者的数据报道较少,手术应谨慎[ 144 , 145 ](2A类推荐证据)。
2.手术时机和方式:可能完全切除的驱动基因阴性肿瘤患者可使用化疗[ 96 ]或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进行新辅助治疗[ 97 ](肿瘤≥4 cm或淋巴结阳性)(1类推荐证据),建议接受术后辅助治疗[ 146 , 147 ](2B类推荐证据)。外科医师可在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后决定手术时机(2B类推荐证据)。
推荐进行彻底的纵隔淋巴结清扫,即右侧清扫2R、4R、7、8、9组淋巴结,左侧清扫4L、5~9组淋巴结[ 148 ](1类推荐证据)。推荐整块切除淋巴结[ 149 ](2A类推荐证据)。
手术的原则为在完全切除肿瘤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肺组织[ 145 ](1类推荐证据)。在术前充分评估的基础上,视肿瘤浸润范围可行肺叶、复合肺叶、袖状以及全肺切除,推荐患者至有条件的大型医院进行此类手术[ 150 , 151 ](2A类推荐证据)。
ⅢA期可手术的NSCLC完全切除术后推荐辅助含铂两药化疗(1类推荐证据)。不常规推荐术后辅助放疗,建议进行多学科会诊,评估术后辅助放疗对于N2期患者的治疗获益与风险(2B类推荐证据)。对于术后发现EGFR敏感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行埃克替尼[ 131 ]、奥希替尼辅助靶向治疗[ 130 ](1类推荐证据)。术后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如PD-L1表达阳性(≥1%)可在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后行阿替利珠辅助治疗[ 132 ](2A类推荐证据)。
(二)不可切除类Ⅲ期NSCLC
Ⅲ期不可切除的NSCLC包括以下几类:同侧多枚成团或多站纵隔淋巴结转移[ⅢA(T1~3N2)或ⅢB(T3~4N2)];对侧肺门、纵隔淋巴结,或同侧、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ⅢB、ⅢC(T1~4N3)];不可或不适合切除肿瘤包括部分肺上沟瘤[主要指肿瘤侵犯椎体超过50%,臂丛神经受侵犯,食管、心脏或气管受侵犯等,ⅢA(T3N1、T4N0~1)]。
局部晚期无法手术患者治疗方法选择,除了需要考虑到肿瘤因素外,还需要结合患者一般情况和治疗前有无明显体质下降,以及正常组织器官(如肺、脊髓、心脏、食管和臂丛神经等)对放疗的耐受剂量等进行综合考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放化疗剂量。

参考文献略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全文查看
标准与规范 |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

平台合作电话:010-51322395

原文可通过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官网

或中华医学期刊网下载阅读

本文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980021f4242335961920b1ecb78a19c4.jpg
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获取更多胸外前沿文章

微信扫二维码转发分享

小龙 发表于 2025-2-8 09: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与规范 |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

游客,您所在的用户组(游客)暂无权限查看回复内容,请微信注册本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给我们建议|手机版|阳光肺科 ( 粤ICP备2020077405号-1 )

GMT+8, 2025-2-20 15: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