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肺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内科] 未经靶点分子检测而用分子靶向药物要承担哪些风险?

[复制链接]
阳光肺科 发表于 2019-4-25 20: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阅读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突出特征是对有“靶点”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而无“靶点”的患者治疗效果甚弱甚至毫无治疗效果!

如果在没有检测并明确有合适靶点的情况使用靶向治疗,首先是可能延误其它有效治疗而使病情恶化;二是靶向治疗也有不良反应;三是靶向治疗费用较高。

因此,不建议“盲试”靶向治疗药物。

微信扫二维码转发分享

林婉纯 发表于 2022-8-13 21: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您所在的用户组(游客)暂无权限查看回复内容,请微信注册本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给我们建议|手机版|阳光肺科 ( 粤ICP备2020077405号-1 )

GMT+8, 2025-2-22 14: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