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阅读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UICC/AJCC/IASLC 肺癌分期(第九版)(2025)
一、T分期/原发肿瘤
(一)胸膜侵犯评估标准
- PL0: 侵犯内弹力层,未侵犯到外弹力层→不改变T分期
- PL1: 侵犯超出外弹力层,但尚未累及间皮层→T2
- PL2: 侵犯突破间皮层表面(及脏层胸膜最外层)→T2
- PL3: 侵犯壁层胸膜→T3
(二)非实性成分/贴壁型为主腺癌的肿瘤分期
- 通常小于3cm,CT影像表现为磨玻璃结节或者部分实性结节。
- 需报告整个肿瘤(含实性和非实性成分)以及浸润灶大小,病理分期依据浸润灶大小而非肿瘤大小。
- 原位腺癌(AIS)-pTis;微小浸润癌(MIA)-pT1ami,浸润灶≤5mm;贴壁型为主腺癌(LPA),浸润灶>5mm。
- 多灶性浸润性成分的计算在WHO肺肿瘤分类有明确的规定:当肿瘤呈多灶性浸润时可以通过非贴壁即浸润性成分百分比×肿瘤最大径进行估算。
(三)多发性肿瘤的病理分期
- 相同组织学类型:
多发性贴壁型为主腺癌(包括原位癌和微小浸润癌):以最大浸润灶分期,加前缀“m”;
在临床分期方面,最高 T 描述符由主要病灶/结节所定。计算双侧肺内亚实性病变的数量,并在 T 描述符中用数字符号 (#) 表示,或在括号中用小写字母“m”表示“多个”,所有肿瘤用单个 N 和 M 表示(最高 T[#/m]NM)。
同样的组织学类型/亚型(非贴壁型),根据其位置分配分期描述符:无论肿瘤大小,同一肺叶内为pT3,同侧不同叶为pT4,双侧肺叶累及为pM1(只进行一个浸润灶分子检测即可)。 - 多发/发灶磨玻璃结节或贴壁样腺癌由原发性亚实性(通常是部分实性)腺癌和多个独立的亚实性(包括部分实性与纯磨玻璃)肺结节组成。这些独立的分散亚实性结节可能位于原发性同侧肺、对侧肺或两者的同一叶中 。这些多发的结节对应于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或贴壁样为主的腺癌 。这些影像表现不一的病灶被推测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原发性肺癌。在对该类肺结节的克隆性研究中,所研究的结节中有 71%–83% 属于不同的克隆。
- 对于非主要病灶的结节不需要进行活检,并使用公认的临床标准进行分期。
- 不同组织学类型、免疫组化表现或分子病理特点:多个原发肿瘤,应根据肿瘤大小和侵犯程度单独分期(建议多发肿瘤都要进行分子检测)。
- 不计算最大5毫米的小磨玻璃结节,因为这些小磨玻璃结节被认为代表非典型腺瘤性增生,是肺腺癌的前兆。
- 多原发肺癌应与肺转移性疾病区分开来,肺转移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单独的实性结节。
(四)肺炎型肺癌的病理分期
大多为浸润型粘液腺癌,显微镜下表现为贴壁生长伴大量粘液充满肺泡,很少出现传统意义上的浸润性生长(所以都按浸润癌算);大体标本常表现为大范围甚至整个肺叶实化。
- 小于整个肺叶→实性病变的最大径;
- 整个肺叶→T3;
- 同侧多个肺叶累及→T4;
- 双侧肺叶累及→M1a。
(五)治疗后肺癌的病理分期
- 对于T分期中胸膜侵犯需根据侵犯部位有无活肿瘤细胞来评估,如只见坏死纤维化等治疗反应而无活肿瘤细胞存在,应视为PL0。
- 新辅助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原始瘤床内无肿瘤细胞残存,而淋巴结内可见肿瘤细胞的情况,即ypT0Nl-3,这种情况可被评为MPR(显著病理缓解)。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推荐的临床分期方法ypN0为0期,ypNl为IIB期,ypN2为ⅢA期。这种分期方式临床意义尚不明确。
- 多发性肿瘤:除非数量太多无法计数,否则应报告每个肿瘤的病理反应。没有数据表明如何结合多发性肿瘤的结果来评估这些病例的总体病理反应。
(六)原发肿瘤分期附加标记
- T1a SS全称是Superficial spreading,指的是中央气道的浅表扩散性肿瘤,可以是任何大小但局限于气管或支气管壁的浅表扩散性肿瘤。比较少见。
- T2 Centr全称是Central,指的是中央型肺癌,侵犯了主支气管但没有侵犯隆突,与距离隆突的距离没有关系。
- T2 Visc PL全称是Visceral Pleura Invasion,简称VPI或者Visc PL,指的是脏层胸膜侵犯。属于T2a。
- T3 Satell全称是Satellite,指的是卫星结节,指的是一个或多个肺内转移灶。各自独立原发的肺癌不能称之为卫星结节。
- T3 Inv和T4 Inv里的Inv全称是Invasion,指的是侵犯周围的组织器官。
- T4 Ipsi Nod全称是ipsilateral nodule,指的是与原发肺癌同侧不同肺叶的转移灶。
二、N分期/淋巴结转移
三、M分期/远处转移
四、TNM
请注意,有些文字内容为文件解读。并非原文的定义。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