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阅读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 无局部症状且无脑转移
(一)PS 0~2 分,PS 3~4 分(由 SCLC 所致)
1. 化疗 + 免疫治疗:- 阿替利珠单抗 + 依托泊苷 + 卡铂 4 周期,后阿替利珠单抗维持治疗 (1A类)(IMpower133)
- 度伐利尤单抗 + 依托泊苷 + 卡铂或顺铂 4 周期,后度伐利尤单抗维持治疗优选 (1A类)(CASPIAN)
- 替雷利珠单抗+卡铂或顺铂+依托泊苷4周期,后替雷利珠单抗维持治疗 (CSCO III,1A类)(RATIONALE-312)🇨🇳
- 特瑞普利单抗+卡铂或顺铂+依托泊苷 4-6周期,后特瑞普利单抗维持治疗 (CSCO III,1A类)(EXTENTORCH)🇨🇳
- 斯鲁利单抗 + 依托泊苷 + 卡铂 4周期,后斯鲁利单抗维持治疗 (1A类)(ASTRUM-005)🇨🇳
- 阿得贝利单抗 + 依托泊苷 + 卡铂 4 周期,后阿得贝利单抗维持治疗 (1A类)(CAPSTONE-1)🇨🇳
- 贝莫苏拜单抗+安罗替尼+依托泊苷+铂类(ETER701)🇨🇳
## 曲拉西利或 G-CSF(含铂化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前预防应用) (CSCO 1A类)
2. 化疗:- 依托泊苷 + 顺铂(或者卡铂) (1类)
- 伊立替康 + 顺铂(或者卡铂) (1类)
3. CR 或 PR 的患者- 胸部放疗 (CSCO II,2A类)
- 预防性脑放疗 (CSCO II,2A类)
(二)PS 3~4 分(非 SCLC 所致)
二、有局部症状
(一)上腔静脉综合征- 临床症状严重者:放疗 + 化疗 (2A类)
- 临床症状较轻者:化疗 + 放疗 (2A类)
- CR 或 PR 的患者:预防性脑放疗 (CSCO II,2A类)
注:临床症状严重者推荐先放疗后化疗;临床症状较轻者推荐先化疗后放疗,同时给予吸氧、利尿、镇静、止痛等对症治疗。局部放疗的放射野应包括原发灶、整个纵隔区及两锁骨上区,要将上腔静脉包括在照射野内;放疗初期可能出现局部水肿加重,必要时可使用激素和利尿剂辅助治疗;首次化疗应具有冲击性。放化疗结束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行PCI。
(二)脊髓压迫症- 局部放疗控制压迫症状 + EP/EC/IP/ IC 方案化疗 (2A类)
注:如无特殊情况,患者应首先接受局部放疗,控制压迫症状,并给予化疗。由于脊髓压迫症的患者生存时间较短,生命质量较差,所以对于胸部放疗和PCI的选择需综合考量多方因素,慎重选择(如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可以放疗),但通常不建议手术减压治疗。
(三)骨转移- EP/EC/IP/IC 方案化疗 + 局部姑息外照射放疗 (2A类)
- ±双膦酸盐 或 地舒单抗治疗
- 有骨折高危患者可采取骨科固定
(四)阻塞性肺不张- 推荐化疗+胸部放疗。2个周期化疗后进行放疗易于明确病变范围,缩小照射体积,使患者能够耐受和完成放疗。
三、伴脑转移
(一)无症状
无症状,先免疫+化疗,后接受脑部放疗
- 先接受化疗±免疫治疗
曲拉西利或 G-CSF(含铂化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前预防应用) (1A类)
- 斯鲁利单抗 +卡铂+依托泊苷 (1A类)
- 阿得贝利单抗 +卡铂+依托泊苷 (1A类)
- 阿替利珠单抗 +卡铂+依托泊苷 (1A类)
- 度伐利尤单抗 +卡铂或顺铂+依托泊苷 (1A类)
- EP/EC/IP/IC 方案 (2A类)
- 替雷利珠单抗+卡铂或顺铂+依托泊苷 (1A类)
- 特瑞普利单抗+卡铂或顺铂+依托泊苷 (1A类)
- CR 或 PR 的患者
- 胸部放疗 (CSCO II,2A类)
- 接受化疗+免疫治疗,评价疗效后 预防性脑放疗 (1A类)
(二)有症状- 先全脑放疗,症状稳定后接受化疗±免疫治疗
- 斯鲁利单抗 +卡铂+依托泊苷 (1A类)🇨🇳
- 阿得贝利单抗 +卡铂+依托泊苷 (1A类)🇨🇳
- 阿替利珠单抗 +卡铂+依托泊苷 (1A类)
- 度伐利尤单抗 +卡铂或顺铂+依托泊苷 (1A类)
- EP/EC/ IP/IC 方案(2A 类)
- 替雷利珠单抗+卡铂或顺铂+依托泊苷 (CSCO III,1A类)🇨🇳
- 特瑞普利单抗+卡铂或顺铂+依托泊苷 (CSCO III,1A类)🇨🇳
- CR 或 PR 的患者:胸部放疗 (CSCO II,2A类)
四、预防性脑照射
- 局限期SCLC
- 对于完全切除的局限期SCLC,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接受 PCI 治疗;
- 对于获得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局限期SCLC,推荐PCI;
#注
- 鉴于SCLC脑转移高发的特点,预防性放疗(PCI)在SCLC治疗中具有独特地位,对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且不同分期患者的PCI治疗策略存在较大差异。
- 对于局限期SCLC,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放化疗后疗效评价达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者使用PCI后可减少脑转移发生率,并可以提高长期生存率。
- PCI在广泛期SCLC中的治疗作用仍存在争议。EORTC研究提示接受PCI可以提高生存率和降低后期脑转移发生概率,但近期日本的一项Ⅲ期随机对照研究又提示,进行脑核磁检测排除颅内转移的情况下,PCI虽然能够降低颅内转移发生的概率,但是并不能带来生存获益。因此,对于广泛期SCLC,应酌情考虑PCI。
- 不推荐年龄>65岁、有严重的合并症、PS评分>2分、神经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行 PCI;PCI应在放化疗结束后3周左右时开始,PCI之前应行脑增强MRI检查,如证实无脑转移,可开始PCI,有技术条件的医疗中心也可考虑基于海马保护的PCI。PCI的剂量为25Gy,2.5Gy/次。
- 在传统化疗时代,ES-SCLC患者的中位OS不足一年,中位PFS≤6个月,5年OS率<<2%。
- 在CASPIAN及IMpower133研究中,使用度伐利尤单抗或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S-SCLC后,首次证实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能将OS提高到1年以上。
- CAPSTONE-1、ASREUM-005、RATIONALE-312和EXTENTORCH等多个研究中,免疫联合化疗OS提高至15个月。
- 曲拉西利在含铂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前预防性给药,以降低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
- 化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如果远处转移灶得到控制,且一般状态较好,可以加用胸部放疗;酌情谨慎选择 PCI。
- 对于有局部症状的广泛期SCLC患者,如出现脊髓压迫症、重症上腔静脉综合征、有症状脑转移及重度疼痛的骨转移等,可根据患者症状轻重缓急和化疗疗效,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局部放疗来减轻症状。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初始治疗(综述)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方案
参考指南: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4.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 2024
更新:20250103,未发表; 发表:202409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