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肺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感染] 流行性感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复制链接]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

一、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是单股、负链、分节段的 RNA 病毒。根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在人群中流行的是甲型流感病毒 H1N1、H3N2 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 Victoria 系。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次氯酸钠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 30 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1.        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潜伏期一般为 1~7 天,多为 2~4 天。排毒时间多为 3~ 7 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 1 周。
2.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方式经空气传播,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更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
3.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三、隔离患者
1.        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做好患者分流。
2.        对流感疑似患者/确诊患者给予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将患者安置在具备有效通风条件的隔离病房内,流感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确诊患者可以同时置于多人房间,床间距>1 米。
3.        患者的活动尽量限制在隔离病房内,原则上不设陪护。与患者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4.        隔离病房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隔离病房应设有手卫生设施;
5.        隔离病房应当设立明确的标识。
6.        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实行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7.        对患者进行培训和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        病情允许时,患者佩戴外科口罩。
(2)        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3)        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四、医务人员防护
1.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2.        与患者近距离(1 米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3.        注意事项:
(1)        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2)        隔离衣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3)        戴医用防护口罩应注意密合性。
4.        医务人员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值班房、办公室应保持通风和整洁。

五、消毒技术
(一)日常空气消毒
1.        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2.        可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二)一般诊疗用品、污染用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和消毒。 1.一般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应当尽量选择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不能专用的物品,在每次使用后须使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消毒。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等可复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每次使用后均应采取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        污染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处理感染者的呕吐物、排泄物时,先用吸水材料沾取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覆盖污染物,移除污染物后使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消毒,作用 30min。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直接排入有消毒装置的污水系统。污物处理间使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每日消毒 2 次,特别注意对高频接触的拖把杆、门把手的消毒。
3.        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对所有物体表面及环境使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每日 2 次,高频接触区域应适当增加消毒频率,如电脑键盘、门把手、温箱门、门把手等。
4.        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或使用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后消毒。无明显污染物时可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每天 2 次。遇污染随时消毒。
(三)仪器消毒方法
床边 X 光机、床边 B 超、床边心电图等仪器检查完毕,仪器及导线用 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后方能推出隔离病房;易腐蚀或精密仪器用 75%酒精擦拭消毒或参照产品说明书。
(四)终末消毒
流感患者转科、出院、转院或者死亡后,患者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应当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是:
1.        物体表面、地面及墙壁:清洁后,使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墙壁及拖地,作用 30min。
2.        空气消毒:物体表面、墙壁及地面清洁、消毒后开窗通风,无人条件下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消毒完毕充分通风后方可使用。

六、医疗废物和污衣的管理
(一)医疗废物的处理
1.        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胶袋封装医疗废物,外贴标签注明“传染性疾病”和疾病的名称。
2.        病区和转运医疗废物的保洁工人均需按要求做好标准预防:戴帽子、口罩、手套等。
(二)污衣的处理
1.        用双层黄色胶袋封装好流感病人的病人服和隔离衣,外贴标签注明“传染性疾病”和疾病的名称。
2.        封装好的污衣放入黄色污衣袋内,密闭袋口,及时通知被服科回收处理。
3.        病区、转运医疗废物的保洁工人以及被服房的工人均需按要求做好标准预防:戴帽子、口罩、手套等。

七、流感患者的外出检查注意事项
1.        如流感患者必须到相关科室进行检查、治疗时,应先通知对方科室,手腕带贴上专用的“飞沫隔离”标识。
2.        检查或治疗科室做好防护准备工作,并尽量安排该患者在当天最后一个进行。
3.        患者离开病房到有关科室进行检查时,病情允许需佩戴外科口罩。
4.        患者完成检查或治疗后,检查或治疗科室应按要求做好终末消毒。病区保洁工人对转运的车床也要进行擦拭消毒。
5.        转运工人应做好标准预防:戴帽子、口罩、手套等。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23.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务人员流感培训手册(2019 年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微信扫二维码转发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给我们建议|手机版|阳光肺科 ( 粤ICP备2020077405号-1 )

GMT+8, 2025-9-13 14: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