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肺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静脉血栓栓塞症] 围术期抗血栓药物规范使用

[复制链接]
本建议适用于肺肿物、肺恶性肿瘤、纵隔肿物等患者,并准备行手术治疗或明确诊断的患者。

手术类型包括: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袖状肺叶切除术、双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纵隔病损切除术、胸膜活检术、淋巴结活检术、肺穿刺活检术。

随着饮食结构跟生活方式的改变,当前胸部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逐渐升高。同时,癌症相关VTE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中非癌症相关VTE发生率。合并VTE的肿瘤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TE是胸部恶性疾病(肺癌和食管癌)围术期常见并发症。因起病隐秘,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术前、术后其他症状掩盖,容易出现危重病情。因此VTE的标准预防、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规范化治疗对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

1.        患者使用的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名称、剂量、停药时长等管理原则

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围手术期药物管理策略的制定,需要谨慎权衡血栓栓塞风险和围手术期出血风险,最终方案的制定需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在评估完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以及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后,决定是否需要停用抗血栓药物(比如低栓塞风险、高围手术期出血风险患者需术前停用抗血栓药物)。而药物的半衰期决定了术前停药时机,药物的起效时间决定术后恢复使用药物的时机。具体流程及方案详见表1和图1。

表1 常见抗血栓药物停药时机及恢复用药时机
肺外科及围术期综合诊疗病区围术期抗血栓药物规范使用-1.png

肺外科及围术期综合诊疗病区围术期抗血栓药物规范使用-2.png
注: VKA维生素K 拮抗剂;NOAC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剂;VTE静脉血栓栓塞症;MDT多学科协作诊疗
图1 长期接受抗栓药物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抗栓药物管理决策流程与方案

围手术期管理策略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外科、内科、麻醉科、药学等共同进行多学科协作,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拟行手术或操作的出血风险以,并根据患者所服用药物的特性最终确认是否停药、停药时机及桥接方案。

2.        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VTE风险评估:不同恶性肿瘤患者的VTE风险差异较大,区分低危和高危患者对优化血栓预防至关重要。可使用Caprini量表(表2)或改良Caprini量表(表3),它将风险分级简化为低危(0-4分)、中危(5-8分)和高危(≥9分)(表3)。所有胸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采用改良Caprini量表进行风险评估,并进行术前和术后动态评估。

表2胸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的Caprini量表
肺外科及围术期综合诊疗病区围术期抗血栓药物规范使用-3.png

肺外科及围术期综合诊疗病区围术期抗血栓药物规范使用-4.png
表3胸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的改良Caprini量表
肺外科及围术期综合诊疗病区围术期抗血栓药物规范使用-5.png


3.        术中、术后出血风险评估

(1)、术中、术后出现风险评估,可采用外科出血风险评估表(表4),出现任意一项危险因素即为出血高危;或IMPROVE出血评分(表5),其中IMPROVE出血评分用于内科住院患者出血风险评估,总分>7分为高危(表5)。

表4外科出血风险评估表
肺外科及围术期综合诊疗病区围术期抗血栓药物规范使用-6.png

表5用于住院患者出血风险评估的IMPROVE出血评分
肺外科及围术期综合诊疗病区围术期抗血栓药物规范使用-7.png

(2)、VTE预防药物使用出现的出血处理

围术期应评估出血风险并密切观察;一旦发生出血,需了解抗凝药物末次使用时间,检测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浓度和凝血功能,有条件者应检测药物血浆浓度,并根据出血程度进行相应处理。轻度出血时延迟/停止用药,针对患者出血情况及合并用药情况,调整抗凝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非致命性大出血时停用抗凝药物,予以适当的支持措施;对于致命出血要立即停药支持措施,使用拮抗剂。

4.        (择期/急诊)围术期管理

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需根据VTE风险和出血风险采用适宜的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包括基本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对VTE高危风险者积极恰当的预防可改善手术的预后并降低病死率。根据不同VTE风险和出血风险推荐预防措施。

基本预防
(1).患者教育:胸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均应接受VTE风险的患者教育。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血糖血脂等。鼓励患者术后尽早下地活动,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2).踩泵运动:可简单、安全和有效地促进静脉血回流。主动的腿部运动或腿部抬高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情严重、活动困难或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建议使用机械性辅助装置进行腿部被动运动。
(3).避免脱水:围术期VTE与脱水状态密切相关。除非治疗需要,应避免围手术期过度限制液体人量。对于手术当日需等待较长时间的患者,术前应适当予以补液治疗。

机械预防
机械预防可增加静脉血流和(或)减少下肢静脉淤血,可采用梯度压力弹力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和足底加压泵。用于VTE预防的是I级压力(15-21mmHg,1mmHg=0.133kPa)的产品。根据长度可分为膝长型、腿长型及连腰
型3种,前两种更常用。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利用加压泵产生从远心端到近心端的有序充盈,形成机械引流效应加快血液流动,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充气方式有两支充气
套筒交替充气和同时充气两种,效果无明显差异。建议每天使用时间不低于18h,对于完全不能活动的患者,应尽量延长使用时间,长时间使用时需关注患者能否耐受。
足底加压泵利用脉冲气体短时间内快速冲击足底,使静脉血流获得类似于行走状态下的脉冲性加速,进而提高血流速度,改善肢体末端的供血不足,加快肢体水肿的消除。
对于未接受药物预防的行肺叶及更大范围肺切除术、食管切除术的患者,可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或梯度压力弹力袜进行机械预防。患者下地活动后即可撤除。
以下患者不推荐进行机械预防:(1)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2)下肢局部皮炎、感染、坏痘、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手术等,不适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和梯度压力弹力袜;(3)新发DVT、血栓性静脉炎;(4)严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下肢严重畸形;(5)严重的下肢水肿慎用,查明病因后权衡利应用。

因此,对于大出血风险和血栓形成风险都很高的患者,建议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进行机械预防。对于VTE高危而出血低-中危的患者,推荐药物预防辅助机械预防。机械预防不建议作为单一预防措施。

药物预防
基本原则:药物预防是VTE高危患者的重要干预措施。由于药物预防存在出血风险,应权衡胸外科手术患者的血栓和出血风险后选择具体方式:
(1)VTE风险中危、出血风险非高危者,建议使用小剂量肝素、低分子肝素或恰当应用机械预防;
(2)VTE高危、出血非高危者,推荐应用小剂量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并建议加用机械预防;
(3)VTE中、高危者,若同时为出血高危,建议应用机械预防,出血风险降低后,可应用药物预防。

所有接受全肺切除、扩大肺切除、胸膜外全肺切除或食管切除术的患者均为VTE高危患者,应接受围术期VTE预防,主要方法是应用小剂量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时机和持续时间:拟行肺叶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的低危患者,术前无需院内药物预防。VTE高危患者,应在术前开始药物预防,术前12h停药,术后尽早继续给予药物预防,术后药物预防一般维持7-10天。对于肺叶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的高危患者,以及全肺切除术或扩大切除术患者、食管切除术的患者,如患者为术后残留肿瘤、肥胖或有VTE病史,药物预防应延长为术后28-35天。

药物选择
肺部和食管手术患者,可采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预防VTE,建议使用低
分子肝素。不能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磺达肝癸钠。不同种类低分子肝素的预防剂量不同,以依诺肝素为例,对于血栓中危患者,选择2000或4000U(抗Xa因子活性),皮下注射,1次/d;对于血栓高危患者,术前12h开始给药,剂量为4000U(抗Xa因子活性)。

华法林可用于癌症患者VTE长期治疗。其缺点包括:
(1)治疗窗口窄,个体变异大,需常规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并将其维持于2.0-3.0;
  (2) 可与多种药物和饮食因素相互作用,影响抗凝效果。因此,不推荐将其用于VTE预防。

术前长期口服华法林的患者,其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增大,通常于术前5d停药,改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桥接抗凝。不推荐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胸部恶性肿瘤围手术期VTE。

药物预防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绝对禁忌证:
(1)近期活动性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
(2)骨筋膜室综合征;
(3)严重颜脑外伤或急性脊髓损伤;
(4)血小板计数<20x10/L;
(5)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禁用肝素和低分子肝素;
(6)孕妇禁用华法林。

相对禁忌证:
(1)既往顾内出血;
(2)有消化道出血史;
(3)急性顾内损害或肿物;
(4)急性出血史;
(5)血小板计数(20~100)×10/L;
(6)类风湿或视网膜病变。

对出血的处理:
出血是最严重的药物并发症,围手术期应评估出血风险并密切观察;一旦发生出血,需了解抗凝药物末次使用时间,检测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浓度、凝血功能,有条件者评估药物血浆浓度,并根据出血程度进行相应处理。
(1)轻度出血:延迟或停止用药,对症治疗,结合患者其他药物使用情况,调整抗凝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2)非致命性大出血:停药,给予机械按压、内镜止血、补液,滴注全血、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等,并考虑使用拮抗剂。
(3)致命性出血:停药并使用拮抗剂,全面的生命支持。

下腔静脉滤器
下腔静脉滤器不建议作为预防措施常规植入。在初始或主要治疗阶段有抗凝禁忌证的近端DVT患者,建议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可回收滤器优于永久性滤器,如肺栓塞风险已降低或消除,可取出滤器。但如因各种原因未及时取出,
其风险高于永久性滤器。对于高龄、恶性肿瘤患者,可选择永久性滤器。

肺外科及围术期综合诊疗病区围术期抗血栓药物规范使用-8.png


微信扫二维码转发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给我们建议|手机版|阳光肺科 ( 粤ICP备2020077405号-1 )

GMT+8, 2025-9-13 14: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