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几个国内的医学统计公众号,大家可以各选所需。本文所介绍的公众号都符合两点:第一,都是我认识的,相对来说可以保证质量;第二,都是公益性公众号,不带各种宣传收费培训之类的广告(当然,偶尔有个别会议通知的不算,我的公众号偶尔也会宣传一下我的会议)。一、小白学统计这个我个人的公众号(什么,不知道我是谁?那建议你可以买本《白话统计》看看),可能也是为数不多的纯以个人维护的公众号。特点就是通俗、简单、易懂。优点很明显,尽量用能看懂的语言解释各种统计学知识;当然有时不可避免带来一定负面效应:有时过于通俗以至于不够严谨,而且有时一气呵成可能导致个别句子不是很通顺(不过相信大家能看懂)。所以本公众号主要是帮助大家理解思路的,如果要了解严谨的概念,那就需要去更严谨的教材中查找了。适合人群:临床医师、刚入门的医学统计老师或学生。主要内容包括:(1)统计学基本概念的通俗讲解;(2)临床常用的统计应用知识和方法解析,如样本量问题、预测模型开发的注意问题等;(3)临床常见的统计应用错误点,这主要基于本人在审稿、评审中发现的问题;(4)一些实用的临床统计分析思路。试读文章:“先做单因素,有意义的做多因素”——这种思路对吗?二、明计数识天下这是南京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系办的公众号。特点是内容高度专业,强调理论深度与方法前沿。特别是由于南医大有生物统计专业,所以课程办得多,因此提供了很多在线课程资源(提醒一句:免费的)。适合统计专业背景的科研人员和硕博研究生、统计学专业师生、科研人员、希望提升理论素养和紧跟国际前沿的统计爱好者。主要内容包括:(1)理论讲解:如贝叶斯统计、因果推断等; (2)前沿文献深度解读:定期拆解国际顶刊最新统计方法与复杂研究设计,注重分析流程与创新方法学习。(3)经典系统课程回放:如“贝叶斯统计学方法与应用暑期学校”系列,理论与案例并重。试读文章:基于数据驱动的阴性对照方法(DANCE): 阴性对照的搜索、验证以及因果推断三、统观数道 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物统计室主办,聚焦临床试验统计学领域,着重强调临床研究统计门诊问题总结、顶级期刊的统计规范以及高阶数据可视化技巧等。 适合人群:临床医生、临床科研人员、关注高水平论文发表的研究者。 主要内容包括:(1)统计门诊答疑系列:解答临床医生在科研设计和统计分析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2)顶刊要求系列:深度解读JAMA、NEJM、BMJ、The Lancet 等顶刊统计规范与论文写作细节。(3)精选案例深度解读:介绍国际临床医学顶刊文献,深度解读其设计思想、分析方法,并对文献局限性和方法学误用进行剖析。(4)高级统计图表解析:顶刊统计图表解析及编程代码复现实操分享,深入讨论科研论文统计图表的规范化和可视化技巧。 试读文章: 亚组分析的正确打开方式 四、百步优解 百步优解公众号由北京大学魏老师课题组创办并维护。涉及临床研究中的统计方法、精选案例解读、个人学习体会,兼顾理论深度与应用广度。 适合人群:临床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人员、医学统计师、对临床试验统计学有系统学习需求的硕/博士研究生。 主要内容包括:(1)统计连载:系统梳理临床试验设计、实施与分析中的盲点/痛点问题,如随机化与盲法设计、执行和监管中的若干问题,统计图形设计规范和要素等。(2)人工智能:关注AI赋能医学研究新趋势,解读最新动态。(3)咬文嚼字:对统计学知识点的辨析和历史溯源;(4)文献解读:课题组统计方法学文献解读分享,拓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术视野。 试读文章: 随机化与盲法365问:理论-实践-监管视角 五、随机现象 由南京医科大学陈老师创办并维护。聚焦统计学理论、历史、实验设计、政策前沿与思想火花,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关怀。 适合人群:生物统计、医学统计、数据科学专业师生,临床研究与实验设计相关科研人员,以及对统计理论、历史和前沿动态感兴趣的学者。 主要内容包括:(1)统计学理论与历史:梳理统计学发展脉络与重要人物贡献。(2)前沿政策与行业动态:聚焦生物统计政策与规范。(3)统计语录与思想火花:分享统计学中的经典思想与科学精神。(4)AI与医学决策:探讨智能算法与统计方法的结合。(5)临床试验方法探讨:聚焦RCT中的实际统计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 试读文章: RCT中要对基线进行假设检验吗? 六、因果推断 由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老师团队创办并维护。专注于因果推断与统计方法学的专业公众号,内容以方法学为核心,聚焦于高阶统计建模、因果推断、机器学习与多组学数据分析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深度和技术前沿性。 适合人群:统计学、流行病学、生物信息学、医学数据科学等专业师生,关注因果推断、方法学创新及多组学数据分析的科研人员和高阶学者。 主要内容包括:(1)方法学前沿:系统介绍因果推断领域的最新统计方法与理论进展,如重叠加权(Overlap Weighting)、目标试验模拟、归因模型、反事实推断、偏倚校正等,内容涵盖多组学数据整合、机器学习与归因建模等热点方向,强调方法原理、模型选择与实际应用。(2)文献与案例解读:精选国际高水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文献,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方法学在真实研究中的应用、局限与创新,帮助读者理解复杂数据下的因果推断与统计分析流程。 试读文章: MIDAA方法:多组学数据的可解释深度集成模型 七、综合评价建议 入门首选: 小白学统计,统计入门的最佳起点,尤其适合生物医学背景的初学者快速上手解决实际问题。 进阶选择:明计数识天下,是提高统计知识和思维的绝佳选择,门槛相对也不高。 实际应用:统观数道、小白学统计,有不少文章直接解决各种实际应用问题,主打干货分享。 专注深入:百步优解、随机现象,是想深入了解统计渊源的不二选择,分别从不同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包括来龙去脉等起源问题。 专业学习:因果推断,想在因果推断领域更深入学习的专业推荐。 尽管一开始大家的统计学知识可能主要是从教材中获得,但是教材也存在一定缺陷。首先,教材主要是介绍知识点,但对实际问题关注度不够。比如前面提到的一些内容:先做单因素分析再做多因素分析是否合理、随机对照试验中基线是否需要做统计检验,等。这些都不会在课本中介绍,但是公众号可以给出补充说明。其次,教材往往更新比较慢,一些新的观点、方法、技术很难及时补充。而公众号则可以随时更新,如前面提到的阴性对照方法、因果推断方法等。 因此,要真正学好统计学,仅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公众号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然而,各种公众号也是层出不穷,这种情况下,公众号质量就很重要了,而质量就跟公众号的创办和维护者密切相关。那实际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呢?首先,要对自身有个定位,知道自己大概在什么水平;其次,对自己的目标要有定位,知道自己想达到什么水平。明确了这两点,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公众号。 本文所介绍的几个公众号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是我认识的,质量也是有保证的。希望本文介绍的几个公众号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