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阅读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很多时候,癌症治疗到了一个时候就要决定是否继续接受下一项治疗,还是只选择舒适护理。这是重大决策,既令人揪心,也要深思熟虑。 既往患者欠缺治疗选项,现在停止继续治疗的决定反而落在患者及其亲属身上。从癌症治疗进展的角度来看,这是好迹象,但患者要面对癌症,这使得决策变得无比困难。 决策时,要了解什么,有什么考量因素?
1. 关于终止癌症治疗的决策 多年前,晚期癌症的治疗选项不多。如果肿瘤无法手术,选项无几。如今现有的化疗可为转移性癌症患者延长生存期或改善症状,这是值得庆幸的。有得选,却带来另一种两难局面。什么时候应该终止治疗?到了什么地步,没有治疗生活质量会更好? 继续之前,有必要澄清有关4期癌症(指的是肺癌和乳腺癌等实性肿瘤,而非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癌)治疗结果的常见误解。当4期癌症患者接受化疗,治疗目的通常是姑息治疗。治疗可延长生存期数周或数月,可改善肿瘤生长相关性症状,但不是以治愈癌症为目的。有项研究显示,69%的4期肺癌患者和81%的4期结肠癌患者不知道化疗不能治愈癌症。 终止积极的癌症治疗的决策可能令人情绪痛苦。所以这时候最需要亲属的支持。只不过患者的亲友也会悲伤,故而脾气不好。另外,患者的亲友可能与患者有不同的意见或看法,从而在患者和亲属之间,在患者的亲友之间产生冲突。这令人揪心的决策到底有什么考量因素?
2. 患者本人的决定 患者的亲友只是提供看法,讲到底,是否继续治疗是患者本人的决定。如果患者想做的与其亲属想做的相冲,深层次情绪将被掀动。患者可能要婉言相拒,提醒亲属他们的想法与其决定不一样,但这没关系。如果患者忠于自己,其亲属都会逐渐选择支持他。 审视选项,考虑风险与获益,这种思考过程可带来证据,让患者可以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更安心,也能让亲属理解患者决定背后的思路。
3. 终止治疗不一定意味着要放弃 很多时候,晚期癌症患者(有时是他们的亲属)会将停止继续治疗视为放弃。看几则讣告就明白了。人们赞扬“与癌症顽强作战”。终止积极的癌症治疗的决定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这反而是一个积极的决定,在人生最后的日子,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4. 终止癌症治疗并不意味着终止所有治疗 终止积极的癌症治疗的决定并不意味着要终止所有治疗。事实上,把治疗焦点转成症状管理,让患者能优先追求尽可能舒适。
5. 亲属:换位思考 患者亲属不满意患者停止进一步癌症治疗,这样的事时有听闻。亲属明白到他们和患者的心愿相差很远很重要。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或球队,关于什么时候终止积极的癌症治疗,每个人也有不同的看法。 假设患者基于充足的信息作出审慎的决定(知晓所有可能的护理选项),亲属尊重患者的决定就很重要了。 如果有些亲属仍然不舒服,患者可告诉家属。自己尊重他们的想法。换位思考可能会有帮助,虽然这不容易办到。假以时日,这些亲属的意见也可能会改变。患者亲属也可能经历预期性悲伤,在潜意识中将任何让患者维持生存的东西视为延迟悲伤到来的手段。
6. 审视选项 花时间审视所有可能的护理选项或有助于让患者在进行有关进一步治疗的决策时更安心。即使强烈感到很适合终止治疗,搞清楚所有选项或有助于向意见不同的亲属说明这决定。首先,患者要询问肿瘤科医生所有可能的护理选项,包括只有别的癌症中心或另一个省的医院能提供的护理。其次,患者要了解临床试验。有些涵盖全世界临床试验的资料库,也有临床试验配对服务,有专门的护士会帮患者找到合适的临床试验。
7. 生活质量:衡量治疗的获益和副作用 衡量治疗的获益和副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但这往往被忽视。重点是咨询肿瘤科医生有哪些治疗获益,包括延长生存期及控制症状等方面。然后患者可以将这些获益和治疗可能的副作用对比着看。 如上文所述,4期肺癌患者和4期结肠癌患者多半不知道化疗不可能治愈癌症。而且,患者报道沟通能力最好的医生并没有说明化疗并非以治愈为目的。与亲属和癌症治疗团队坐下来,写下优势和劣势,可能会有帮助。
8. 审视精神世界 决策时考虑个人精神世界可能会有帮助。如果看淡生死,终止治疗的决策可能更容易。如果担心死后之事,与神职人员谈谈可能会有帮助。有项针对肺癌的研究显示,自觉精神世界更强大的人(不管是参加宗教活动还是与大自然对话)认为自己更容易应对癌症,享有更佳的生活质量。
9. 常怀希望 很多人担心终止治疗等同于放弃希望。终止治疗不一定意味着放弃希望,反而意味着点燃与亲人共度美好时光、更舒服地度过人生最后岁月的希望。 终止治疗与临终关怀不一样,但临终关怀的利用率偏低。当与肿瘤科医生讨论终止治疗,这也是谈论预立指示、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的好时机。 患者不清楚以后会发生什么,也不敢问。可了解预期肺癌的最终阶段会发生什么事。
小结 因为目前的癌症治疗选项多于既往,癌症患者及其亲属往往要决定什么时候终止治疗,不过往往连医生也不愿触及这个话题。 停止积极的癌症治疗的决定是私人决定,没人能为患者作决定。本文提及了决策时的一些考量因素,使患者决策时感到容易一些,但很多时候,患者要靠直觉。记得选择终止治疗不等于放弃,反而是有意识地选择安享人生最后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