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肺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查看: 90|回复: 0

心有所属,肺得以安|积极优化慢阻肺管理——降低心肺事件风险

[复制链接]

40

主题

6

回帖

3331

积分

V4

积分
3331
新颖康养 发表于 2023-6-12 11: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医脉通呼吸频道
w1.jpg

导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具有演变缓慢和系统性影响的特点,常常伴有多种合并症,其中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最常见且重要的共病之一1。研究显示,慢阻肺患者中约30%-50%的死亡归因于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状况和生存率1。在此,医脉通特邀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徐金富教授,一起就慢阻肺与心肺事件风险相关性及应对策略展开探讨,共同守护慢阻肺患者生命健康、助力“畅快呼吸”。

w2.jpg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961405162487726086

一、慢阻肺患者心肺事件风险将明显增加

早在17世纪,医生们就已经认识到肺和心脏作为一个整体协同运作。心脏大部分被肺所包绕,两者共同参与一个重要的循环系统——肺循环,彼此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慢阻肺是导致心肺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吸烟和环境污染等因素会引起肺部炎症/慢阻肺,进而激活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驱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和全身炎症的产生,从而促进CVD的发生和进展2。

w3.jpg

● 一项基于美国国家健康访谈调查(NHIS)的成人核心样本数据的研究,纳入18342例受试者,分析了慢阻肺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3:

①慢阻肺患者心血管疾病总患病率明显增加(56.5% vs 25.6%;P<0.0001)3。

w4.jpg

②慢阻肺患者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也明显增加3。

w5.jpg

● 此外,一项基于英国初级医疗机构数据的综合分析,共纳入1204100例受试者,评估慢阻肺与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在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关性,结果显示:慢阻肺患者首次急性心肌梗死的累积发病率升高4。

w6.jpg

由此可见,慢阻肺是导致心肺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慢阻肺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的风险大大增加。

心肺事件亦是慢阻肺患者的重要死因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事件是慢阻肺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①欧洲呼吸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EUROSCOP),对1277名轻中度慢阻肺患者进行了为期3年的研究,在此期间,共有18例患者死亡,其中因心血管原因导致的死亡高达39%5。

②ISOLDE(Inhaled steroids in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in Europe)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对751例来自18家英国医院的慢阻肺患者为期3年的研究观察中,共有68例患者死亡,其中因心血管原因导致的死亡占32%6。

③LHS(Lung Health Study)是一项戒烟的随机临床试验。纳入5887例无症状慢阻肺患者,在长达14.5年的随访期间,共有731名患者死亡,其中,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22%7。

④TORCH (Towards a Revolution in COPD Health)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对6184例中重度慢阻肺患者进行了为期3年的观察随访,在此期间,共有911例患者死亡,其中由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26%8。

⑤UPLIFT(Understanding Potential Long-Term Impacts on Function with Tiotropium )是一项为期4年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试验,纳入5993例中度至极重度的慢阻肺患者,结局中共观察到941例患者死亡,其中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死亡占16%9。

w7.jpg

⑥ARIC(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严重程度慢阻肺患者的潜在死亡原因,结果发现,在中度慢阻肺患者中,心脏相关的死亡占28%;在重度/极重度慢阻肺患者中,呼吸相关的死亡占32%10。因此,即使在不同病情进展的慢阻肺患者中,心肺事件也始终是导致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w8.jpg

由此可见,罹患慢阻肺将导致未来心肺事件及相关死亡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威胁患者生存质量。

二、慢阻肺急性加重将导致心肺事件风险进一步增加

慢阻肺急性加重是慢阻肺疾病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生活质量、疾病进展和社会经济负担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是加速慢阻肺早期死亡的关键因素11。

w9.jpg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恶性循环12

慢阻肺急性加重将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11

● 一项对25857例慢阻肺患者进行的自我对照病例系列研究,评估与无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相比,急性加重后心肌梗死(MI)和卒中的风险。结果表明,慢阻肺急性加重会增加心肌梗死(MI)和卒中的风险13。

w10.jpg

● 此外,一项对SUMMIT试验(n=16485)的事后分析提示,慢阻肺急性加重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可能持续一年14。

w11.jpg

慢阻肺急性加重将增加死亡(包括CV相关死亡)风险13

● 在一项评估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与其与死亡率关系的研究中,共纳入73106例首次需要住院治疗的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Kaplane-Meier生存曲线则显示,超过1/5的患者在出院后1年内死亡,只有50%的患者在首次重度急性加重后3.6年内存活15。

w12.jpg

● 一项基于英国常规医疗保健数据的研究,纳入340515例慢阻肺患者,评估了慢阻肺急性加重与未来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即使是中度急性加重,也会增加心肺相关死亡的风险16。

w13.jpg

由此可见,慢阻肺急性加重不仅会影响肺功能,还会进一步增加心肌梗死、卒中等发生风险11,甚至会导致心肺相关死亡风险的增加。

三、优化慢阻肺治疗可保护患者的心脏和肺部

已有充分循证依据表明,罹患慢阻肺将导致心肺事件风险增加,使患者生命质量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应积极开展治疗、重视全程管理,以减少慢阻肺患者心肺事件风险。慢阻肺驱动心肺事件风险的潜在核心机制主要为炎症、过度充气以及低血氧症;急性加重更是炎症、过度充气以及低血氧症的催化剂,也是发生心肺事件的前兆17-21。

因此,针对系统性炎症、过度充气、低氧血症等核心机制进行直接或间接干预,可作为慢阻肺肺外效应的主要治疗途径之一,对保护患者的心脏和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2-23。值得一提的是,三联疗法各组分协同增效,有助于减少或延缓慢阻肺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ICS)能够减轻肺部炎症,并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频率24;支气管扩张剂(LAMA/LABA)则有助于减轻气道阻塞,并改善肺功能25-26;两者均可改善通气灌注匹配,有助于减少低氧血症27-29。

w14.jp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管理专家共识》指出,优化慢阻肺管理可改善心功能和心血管疾病预后11。Pullen R等人提出了如下诊疗路径30,用于优化慢阻肺全程管理,提高慢阻肺临床诊疗质量,最终实现改善慢阻肺患者心肺健康的目标。

w15.jpg

小结

心血管病是慢阻肺最重要的肺外效应之一,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31。慢阻肺患者发生心肺事件及相关死亡风险将明显增加;慢阻肺患者一旦出现急性加重,不仅影响肺功能,也将导致心肺事件及相关死亡风险的增加。因此,重视慢阻肺患者心肺事件风险,积极优化慢阻肺管理,有助于全面提高慢阻肺患者生存质量、大大改善患者预后。

专家简介

w16.jpg

w17.jpg

徐金富 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党委副书记

    同济大学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带头人

    国家杰出青年,CJ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委

    上海市医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副主委


w19.jpg

参考文献

1. 王亚芬,等.医学研究生学报, 2022(004):035.

2. Brassington K,et al.Clin Sci (Lond). 2019 Apr 12;133(7):885-904.

3. Finkelstein J et al. 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 2009;4:337–349.

4. Feary JR et al. Thorax. 2010;65:956–962.

5. Pauwels RA et al. N Engl J Med. 1999;340:1948–1953;

6. Burge PS et al. BMJ. 2000;230:1297–1303;

7. Anthonisen NR et al. Ann Intern Med.2005;142:233–239;

8. McGarvey LP et al. Thorax. 2007;62:411–415;

9. Tashkin DP et al. N Engl J Med. 2008;359:1543–1554;

10. Mannino DM et al. Respir Med. 2006;100:115–122.

1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国际呼吸杂志,2022,42(24):1845-1863.

12. Hurst JR et al. Eur J Int Med. 2020;73:1.

13. Donaldson GC et al. Chest. 2010;137:1091–1097.

14. Kunisaki KM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8;198:51–57.

15. Suissa S et al. Thorax. 2012;67:957–963;

16. Whittaker H et al. 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 2022;17:427–437

17. Van Eeden S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2;186:11–16;

18. Aisanov Z et al. J Thorac Dis. 2020;12:2791–2802;

19. Kent BD et al. 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 2011;6:199–208;

20. Rabe KF et al. Eur Respir Rev. 2018;27:180057;

21. Crisan L et al. Front Cardiovasc Med. 2019;6:79.

22. Pullen R et al. Int J COPD. 2021;16:2301–2322;

23. Martinez FJ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21;203:553–564;

24. Celi A et al. Ther Adv Chronic Dis. 2021;12:1–10;

25. O’Donnell DE et al. COPD Res Pract. 2015;1:4;

26. Garcia-Rio F. BRN Rev. 2020;6:67–86;

27. Hwang HJ et al. 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 2019;14:2195–2203;

28. Singh D et al. Respir Res. 2022;23:26;

29. Voskrebenzev A et al. Radiol Cardiothorac Imaging. 2022;4:e210147.

30. Pullen R,et al.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 2021 Aug 12;16:2301-2322.

31. 孙永昌,等.中华内科杂志, 2009, 48(12):1051-1053.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不用于推广目的。

w20.jpg

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686542365&ver=4585&signature=OlE1*4MHiB6j27PbESCeoCjctm8WfLuPKYsfgDjKlphcceyPfjjQB-P7IkAGFe54yZCtiDvdJ8mayaXrrpgmQZ*fsMNodOrfeW4AKkK66f7IAqTtEEAVCIuxfZo6ghBR&new=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给我们建议|手机版|PIME|阳光肺科 ( 粤ICP备2020077405号-1 )

GMT+8, 2024-9-20 15: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