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肺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医学界] 吴一龙教授:提升III期肺癌疗效,三大问题亟需解决!

[复制链接]
粤医 发表于 2020-3-17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高同步放化疗比例,推广度伐利尤单抗的应用,优化MDT临床实践,是提升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三板斧”。
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临床上异质性非常强的一类疾病,多数患者无法通过手术进行根治。现如今,同步放化疗是国际上通行的不可切除III期NSCLC患者标准治疗方案。但是我国同步放化疗比例较低,不少地区仍然采用序贯放化疗或单纯化疗等手段,致使不少患者失去了“治愈机会”。
近期,一场“海啸”变革迎面扑来:2019年12月,度伐利尤单抗被我国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批,用于不可切除III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该药也成为首个上市的PD-L1抑制剂,开启了III期肺癌的免疫治疗时代。
在传统治疗与免疫治疗交错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III期肺癌的治疗现状与发展未来?针对这些问题,在2020年2月29日进行的“英雄常在,治愈可期——英飞凡上市会”上,“医学界肿瘤频道”有幸对话大会主席之一、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教授

医学界肿瘤频道:III期NSCLC的治疗模式相对多样,紧密关系到患者最终的结局和预后。请问您认为目前我国III期NSCLC诊治现状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吴一龙教授:III期NSCLC是临床上非常有特点的人群,它可分为可手术和不可手术2类,后者是我们今天谈论的重点。
对于不可手术III期NSCLC来说,治疗上目前有3个关键点:
  • 首先,放疗和化疗必须结合起来,二者缺一不可。


  • 其次,既往研究已经表明,放疗和化疗必须同步来做,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5年生存率在30%左右。


  • 更为重要的是,该领域的近期重磅研究PACIFIC显示,对不可切除III期NSCLC同步放化疗之后应用度伐利尤单抗进行巩固治疗,3年生存率达到57%,对照组为43%,显著提升了生存率,彻底改变了III期NSCLC的生存情况,该研究的方案也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我们期待后续5年生存情况的更新和出炉。

那么,中国的情况如何呢?我认为目前可能存在以下3个问题有待解决:
  • 第一,我国同步放化疗比例有待提高。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不可切除III期NSCLC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比例只有20%-25%,也就是说,有70%-75%的患者没有接受标准的治疗方案,如采用序贯放化疗,或者单用化疗等。与此相比,在度伐利尤单抗上市前,全球的这一比例是30%-40%,上市后同步放化疗比例显著提升到60%-70%。因此,如何把同步放化疗提升到合理的比例,这是目前最大的不足和问题。


  • 第二,度伐利尤单抗在我国刚刚上市,从中国临床试验的数据来看,该药物的患者耐受性较好。那么我们需要提高药物的可及性,让更多符合适应证的患者能够知晓并应用该药物。


  • 第三,III期肺癌治疗决策的水平,取决于多学科诊疗讨论(MDT)的质量。而MDT的质量一向是我国的短板,目前我国III期肺癌的MDT还不够规范和全面,需要进一步得到提升。


医学界肿瘤频道:2019年11月,您所在的广东省人民医院成了广东省首家III期肺癌示范诊疗中心。请问成立示范诊疗中心的初衷是什么?该中心如何打造III期肺癌示范“标杆”?

吴一龙教授:首先,就现状而言,目前不少地区的MDT讨论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只是流于形式。实际上,衡量MDT是否成功,关键要看患者的治疗结局有没有得到改善。此外,很多患者在看MDT之前都会带着既往的治疗方案建议,那么经过MDT讨论后,未来的治疗建议有没有改变?如果没有改变,那么很难说这是一次成功的MDT讨论。
基于以上问题的改进,我们在去年11月份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成立了广东首家III期肺癌示范诊疗中心。我们MDT讨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第一,每次MDT都至少有3名医生代表3个不同学科参加,通常是内科、放疗、外科,必要时也会邀请病理科参加。另外,我们也配备了2-3名助手。


  • 第二,所有病例都会提前1-2天准备好并告知给参与讨论的专家以便提前准备,每次讨论控制在4-6个病人左右,把握时间,严格控制讨论质量。


  • 第三,所有的讨论结果形成纪要,参与讨论的医生需要阅读并同意,并且及时反馈患者的治疗结果。

经过11月到现在这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初步统计,有80%的患者在MDT的帮助下改变了原来的治疗方案。我们希望,这样的模式能够得到推广,真正让患者受益。
医学界肿瘤频道:展望未来,您认为在III期NSCLC诊治方面将有哪些研究趋势和进展方向?临床医生如何更好地利用好外科、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多种治疗技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吴一龙教授:目前,不可切除III期NSCLC最好的治疗模式就是同步放化疗加度伐利尤单抗。作为临床医生,我们一定要紧跟指南步伐,严格按照指南推荐的临床治疗模式来进行实践。
在目前的标准治疗基础上,未来还将有哪些可以改进的空间呢?我考虑的有以下2点:
  • 第一,目前度伐利尤单抗是在同步放化疗之后未发生疾病进展的人群中采用的巩固治疗方案。但是,PACIFIC研究显示,同步放化疗之后约有30%患者会出现疾病进展,无法采用度伐利尤单抗。那么,能否将度伐利尤单抗应用到同步放化疗期间?是放疗、化疗加免疫,还是免疫加放疗,或免疫加化疗?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 第二,在III期NSCLC治疗中,放疗和化疗仍然占据有重要地位,那么在免疫治疗时代,能否完全用免疫替代放疗和化疗?免疫加免疫的联合是否能替代目前的同步放化疗标准方案?这一点非常值得探讨。


医学界肿瘤频道:此次的会议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全国首场网络直播线上上市会。作为此次会议的主席,您有何寄语和感受?

吴一龙教授:首先,正如我在开幕式提到的,此次会议是我国肿瘤领域的首个线上直播药品上市会,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如今,我国的广大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第一线,他们是人民的英雄,我们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毫无疑问,度伐利尤单抗是此次上市会的主角。大家知道,判断一个临床研究的成功与否,唯一的标志就是它是否改变了临床实践。以度伐利尤单抗为核心的PACIFIC研究将III期NSCLC的3年生存率提高了近15%,达到了57%(对照组43%),非常的了不起,显著地改变了不可切除III期NSCLC的临床实践。因此,它的上市也同样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我们期盼度伐利尤单抗能够尽快广泛应用于我国临床实践,让更多患者得到获益。
专家简介

cb67a2730899e2328d3a2abb55222256.jpg
吴一龙教授

吴一龙,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杰出科学奖获得者,广东省人民医院(GGH)终身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GLCI)名誉所长,国家肺癌质控中心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任理事长,吴阶平基金会肿瘤医学部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GACT)会长,中国胸部肿瘤协作组(CTONG)主席,IASLC理事会(BOD)核心成员,国际分期委员会前委员,欧洲肿瘤学会(ESMO)中国区总代表,亚洲临床肿瘤学会(FACO)主席,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国际事务部前委员。


微信扫二维码转发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给我们建议|手机版|阳光肺科 ( 粤ICP备2020077405号-1 )

GMT+8, 2025-8-21 02: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