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阅读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昨天是“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是“你了解癌症吗”。近日,由我国肺癌研究领军人物、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教授参与指导的关于“亚洲非吸烟女性肺癌患者的新易感基因位点”研究论文在国际顶级刊物《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实现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上发文“零的突破”。 吴一龙向南方日报记者独家透露,他正在牵头研究描画“中国人肺癌驱动基因图”。一旦检查得了肺癌,应先去检测哪种“驱动基因”发生了突变,再确定治疗方案。 亚洲不吸烟女性为何得肺癌 “大家都知道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原因,但为什么有很多女性不抽烟也会得肺癌?我和全球其他8位教授共同指导做了这项研究,发现亚洲女性有新的独特发病基因。”吴一龙介绍说。 这是目前在亚洲非吸烟女性肺癌患者中进行的最大样本量的基因组相关性研究,包括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韩国、日本、新加坡的14个研究项目的5510名非吸烟女性肺癌病例和4544名对照病例的研究。省人民医院肺癌研究所提供了634例患者和123例健康对照样本。 该研究在亚洲非吸烟女性肺癌患者中确定了3个新的易感基因位点,分别为10q25.2、6q22.2和6p21.32。同时验证了以往报道的5p15.3和3q28及最近报道的17q24.3位点与肺癌的相关性。研究提示亚洲女性非吸烟肺癌患者的病因学具有独特的基因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环境因素如何作用于基因从而导致女性非吸烟肺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先找“驱动基因”后治疗事半功倍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的肺癌患者已超过50万,每年死于肺癌的人数超过40万,位居各类癌症之首。 吴一龙介绍,近年国际最新研究发现,“驱动基因”是决定癌症的主要原因。肺癌可按照驱动基因不同分为四类——吸烟腺癌、不吸烟腺癌、吸烟鳞癌、不吸烟鳞癌。可以根据不同的驱动基因,采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找到驱动基因,治疗就事半功倍,如果没有找到驱动基因而盲目治疗,效果可能连安慰剂都不如。 “我国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非常多的病人与医生还没有意识到要做驱动基因检测。”他说,目前采用一种多重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10种肺癌已知驱动基因突变,技术已经推广到大多数三甲医院。但据统计,70%的患者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检测。“现在一旦发现肺癌后,医生应该先让患者去检测驱动基因,再制订相应治疗方案。这是观念上的巨大改变,也是我们近年着力推广的治疗方法。” 研究描画中国人肺癌驱动基因图 吴一龙透露,受卫生部委托,他正在牵头组建中国的肺癌病例数据库。去年底该数据库在全国20家三甲医院启动,今年在全国县级以上医院推广,医生要将每一个确诊的肺癌病例数据录入,全国联网研究。 他正在牵头研究描画中国人肺癌驱动基因图。目前已发现大约87%的不吸烟腺癌的驱动基因,其中EGFR基因扮演重要角色,有60%的不吸烟腺癌患者都是受它驱动。另外一个重要基因叫做ARK基因,在不吸烟腺癌患者中占近20%的比例。“知道这些基因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估计过3到5年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不吸烟腺癌患者的治疗问题。” 记者 陈枫 通讯员 郝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