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访
昨天,57岁的广州市民张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吃下一片褐色椭圆形小药片。然后,她兴冲冲地来到居委会,拎起十几斤重的春节慰问品回家。看不出来,她已经患晚期肺癌5年多。她幸运地遇到了吴一龙,能吃到抗癌新药“易瑞沙”,还免去了500元一粒的天价药费。
吴一龙,这位有“广东肺癌第一刀”之称的名医,近几年来,他的精力更多用于全国肺癌诊疗指南的制定和肿瘤新药的临床研究。
“当外科医生,开一次刀能救一个人。但搞好一个新药,可以救治千万人。”吴一龙说,2010年他最满意的一件事,就是推动广州市医保给合适的肺癌患者提供了“易瑞沙”和“特罗凯”这两种肺癌靶向药物的用药补贴,这在全国是第一家。
新药“西方不亮东方亮”
吴一龙与“易瑞沙”,有十年的特殊渊源。
易瑞沙(化学名“吉非替尼”)是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研制的一种新型的小分子量肿瘤治疗药物,是第一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能通过抑制EGFR自身磷酸化而阻滞传导,等于摧毁了传递肺癌细胞繁殖信号的“烽火台”,实现靶向治疗。
吴一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使用易瑞沙的医生,当时是用于救治一个高官,让其延续了两年多的寿命。那是2001年,国家药监局还没批准上市,他只能通过海关从国外申请拿药,先后尝试治疗了一些肺癌患者。
但2004年底,易瑞沙陷入“愁云惨雾”。一项易瑞沙和安慰剂头对头比较的临床研究:易瑞沙比安慰剂好不了多少。
“这边厢西方黑云涌动,那边厢东方的几位肺癌教头却不以为然。”吴一龙在他的博客上风趣地写:这易瑞沙的Ⅰ、Ⅱ期临床试验,很大一部分就是日本牵头做的。在国际临床试验方面沉睡了多年的中国,也破天荒地开始了一项易瑞沙慈善供药计划,数年下来,积累了几百例的用药经验,提出了东方人种、女性、不吸烟、腺癌是易瑞沙优势人群的概念。
难道这药物疗效还真有人种之分?于是,香港、日本、中国大陆、台湾、泰国的几位医生策划于密室,扯起了“易瑞沙泛亚洲研究”这面大旗。吴一龙马上召集研究团队,联合亚洲9个国家和地区20多家医疗机构,入组了1217例肺癌患者,其中省人民医院独占鳌头,高踞研究榜首。
2009年,他们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以中国肺癌患者为主体的研究报告,对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易瑞沙的疗效远胜于传统的化疗。
穗试点报销肺癌药物
“我们的研究结果为蓝眼睛白皮肤的人所用,难道我们黄皮肤黑眼睛的人反而享受不到自己的医疗研究成果?如果让这种情况持续存在,岂不会成为一个国际笑话?”吴一龙说,经过近一年的反复协商,广州市医保局终于在2010年2月,开始了医保覆盖“易瑞沙”“特罗凯”的尝试。
现在,如果你是一位肺癌患者,经过基因测序发现肺癌组织有表皮生长因子突变,你可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广州市肿瘤医院这三家医院申请门特,经过指定医生的复核签字,可以享受到医保局每个月15000元补贴,连续六个月后,经检查治疗有效,由中华慈善总会提供下半年的免费用药。第二年经检查依然有效者,将全部由医保提供每人每月15000元的药费报销。试点成功后,这一医保措施将会推向广州市所有的三甲医院。
从敢为人先首吃螃蟹,到科研力推“咸鱼翻身”,再到推动医保纳入报销,十年推动一个新药,吴一龙的故事总算圆满。
■新闻回顾
肺癌治疗策略革命
《靶向治疗药物效果增3倍——— 广东专家研究成果将改变国际晚期肺癌治疗策略》,刊于2010年10月10日南方日报A6版。
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35届欧洲肿瘤年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著名肺癌专家吴一龙发布了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于携带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肺癌患者,一开始就使用靶向治疗药物“厄洛替尼”,将比一线使用化疗提高3倍的无进展生存,可以延缓病人病情进展。此项研究结果的公布,将有极大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国际上晚期肺癌的治疗策略。
这是国际上第一项厄洛替尼与化疗PK的头对头研究,同时西班牙也有同类的研究在进行中,结果是中国学者先拔头筹,在这一领域奠定了中国的领先地位。
■人物对话
肺癌治疗告别“拿来主义”
南方日报:恭喜您,去年在国际肿瘤学界为中国争光,更要感谢您,帮助那些困难的肺癌病人能吃上贵价药。
吴一龙:值得振奋的是,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受到国际肿瘤医学界的重视。
最近,我们在对中国临床病人进行研究统计后发现:中国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活性突变者高达病人总数的44.3%!这意味着中国的基因突变比例远高于欧美数倍,所以靶向药物对中国人更有效,西方不亮东方亮,治疗尽信欧美则难免出现水土不服。
这意味着,从此以后我们应摆脱“拿来主义”,侧重国人基因突变率高这一点,对病人进行明确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今后对肺癌病人,应该先做基因检测分型再决定治疗方案。患者花2000元左右,检查是否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如有突变可在诊断后直接口服靶向药物,无需再忍受化疗和经济负担的双重折磨,治疗有效率可达80%—95%。
记者:您的新年梦想是什么?
吴一龙:希望我亲手治疗的病人能够恢复健康,也希望中国的医学科学研究更快地走向国际化。新的一年,肿瘤规范化治疗是重点,卫生部即将推出肺癌的治疗规范,我是主要起草人之一,希望能够借此规范医生的行为,让治疗少花钱、真管用,为病人带来最实际的好处。
南方日报记者 陈枫 通讯员 郝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