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肺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吴一龙团队喜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复制链接]
粤医 发表于 2017-1-17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1月14日,中华医学科技奖(2016)颁奖大会在南京召开。此次颁奖大会共有83项医学科研成果和1位获奖人荣获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7项,另有卫生管理奖2项和医学科普奖1项。吴一龙教授及其团队凭借“肺癌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模式的建立与推广应用”的项目,获得一等奖。
20170117-52.jpg
        该项目所属领域为肿瘤治疗学和肿瘤诊断学。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均居首位。WHO报道我国肺癌患者2012年新增65万,约占全球1/3。80%肺癌患者一经发现即为晚期,失去根治手术机会,标准治疗方法为化疗,但中位生存期仅10个月。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靶向治疗为肿瘤治疗带来曙光,但初期临床实践表明肺癌靶向治疗并未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项目组在创建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的基础上,围绕肺癌靶向治疗开展了系列临床转化研究,取得以下4点重要科技创新成果。
        1.建立了我国肺癌的分子分型,包括EGFR突变型、ALK融合型、驱动基因谱分型等,为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在收集8000多例肺癌标本、发明多基因检测技术(专利号ZL201310284338.X)的基础上,建立了肺癌的驱动基因谱。首次发现中国人群的EGFR突变率达30.1%,高于高加索人群的约10%;首次报道肺腺癌ALK融合率为16.1%。相关成果被写入国际肺癌研究学会《肺癌患者EGFR/ALK靶向药物应用的分子检测指南》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IV期肺癌临床化疗更新指南》。
        2. 建立了EGFR突变型肺癌的“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晚期肺癌的中位生存期由10个月提高到23个月。
        通过2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入组1581例晚期肺癌患者,经两代靶向药物反复验证,明确了EGFR突变是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小分子靶向药物使EGFR突变型肺癌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从以前的4~6个月显著延长至9~11个月,中位生存从10个月提高到23个月,改变了晚期肺癌的治疗结局。论文发表于N Engl J Med (IF 55.9,单篇他引2594次)、Lancet Oncol(1篇,IF 24.7,他引178次)。研究结果已纳入我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版)》以及《美国国家综合癌症联盟非小细胞肺癌指南(2008版)》及《欧洲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诊治指南(2009版)》等。
        3. 优化“个体化”方案为“精准”靶向治疗,晚期肺癌的中位生存期进一步提高到31个月。
        通过靶向药物与化疗的“相嵌序贯”治疗、EGFR突变亚型选择、EGFR突变型脑转移靶向治疗、EGFR未突变患者治疗等多个试验研究,建立了优化的精准靶向治疗方案,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到31个月。论文发表于Lancet Oncol(IF 24.7,他引66次)等。
        4. 发现了EGFR靶向治疗耐药新机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中位生存期进一步提高到39个月。
        首次提出“EGFR突变丰度”、分子异质性等与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相关,总结出三种耐药模式。基于耐药模式的精准治疗,使EGFR突变型肺癌的中位生存期提高到39个月。结果发表于J Clin Oncol (IF 18.4,他引62次)等。
上述系列成果形成了肺癌精准靶向治疗的新策略,被写入中国、美国、欧洲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个肺癌诊疗指南,被写入统编教材《内科学(第7版)》。
        代表性论文20篇,IF>10的论文5篇,包括N Engl J Med、Lancet Oncol等权威期刊。单篇最高他引2594次。主编专著9部。主要完成人担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主委、国际肺癌研究学会主席等多个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该项目成果推动了肺癌精准靶向治疗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提高了整体治疗水平,获国际同行高度评价和认可,标志着我国肺癌研究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中国医学论坛报》综合报道,通讯员:郝黎)
        【广州日报·广州参考
        好消息!在1月14日召开的“中华医学科技颁奖大会”上,吴一龙教授及其团队凭借“肺癌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模式的建立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得一等奖。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统计中均占据首位。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2012年以来我国肺癌患者年新增65万人,约占全球的1/3。更让肺癌研究者痛心的是,80%的中国肺癌患者,一经发现时即为晚期,失去了根治手术的机会,标准治疗方法为化疗,但他们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0个月。
        20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出现的分子靶向治疗为肿瘤治疗带来曙光,可是,初期的临床实践发现,肺癌靶向治疗并未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吴一龙教授及其团队,正是在创建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的基础上,围绕肺癌靶向治疗,开始肺癌分子分型和精准靶向治疗的一系列临床转化研究,取得了重要科技创新成果。
        吴一龙教授及其团队的一系列成果,形成了肺癌精准靶向治疗的新策略,被写入中国、欧洲、美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个肺癌诊疗指南,被写入《内科学(第7版)》等统编教材。
        成果推动了肺癌精准靶向治疗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提高肺癌整体治疗水平,更使我国肺癌研究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成果1
        建立了我国肺癌的分子分型,包括EGFR突发型、ALK融合型、驱动基因谱分型等,为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团队在收集8000多例肺癌标本,并发明了多基因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肺癌的驱动基因谱。
        吴一龙教授带领团队,首次发现了中国人群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简称EGFR,突发率高达30.1%,高于高加索人群约10%;更首次报道了肺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简称ALK,融合率为16.1%。
        这一相关成果,被写入国际肺癌研究学会《肺癌患者EGFR/ALK靶向药物应用的分子检测指南》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IV期肺癌临床化疗更新指南》。
        成果2
        建立了EGFR突发型肺癌的“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使得晚期肺癌的中位生存期从10个月提高至23个月。
        吴一龙教授带领团队,通过2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入组1581例晚期肺癌患者,经过两代靶向药物反复验证,明确了EGFR突变是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小分子靶向药物使EGFR突变型肺癌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从以前4-6个月显著延长至9-11个月,中位生存期更是从10个月提高至23个月,改变了晚期肺癌的治疗结局。
        这一成果的论文,发表于N Engl J Med,影响因子达55.9分,被引用无数。这一研究成果,纳入至我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版)》以及《美国国家综合癌症联盟非小细胞肺癌指南(2008版)》及《欧洲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诊治指南(2009版)》等。
        成果3
        优化“个体化”方案为“精准”靶向治疗,晚期肺癌中位生存期进一步提高至31个月。
        团队通过靶向药物与化疗的“相嵌序贯”治疗、EGFR突变亚型选择、EGFR突变型脑转移靶向治疗、EGFR未突变型患者治疗等多个试验研究,建立了优化的精准靶向治疗方案,患者中位生存期进一步延长至31个月,接近3年。
        这一成果论文发表于Lancet Oncol,影响因子24.7分。
        成果4
        发现了EGFR靶向治疗耐药新机制,制定了相应治疗方案,患者中位生存期提高至39个月。
        吴一龙教授团队首次提出了“EGFR突变丰度”、分子异质性等与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相关,总结出三种耐药模式。而基于耐药模式的精准治疗,使EGFR突变型肺癌的中位生存期提高至39个月,即突破了3年。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J Clin Oncol,影响因子18.4分。
吴一龙教授:“千万不要盲目地化疗或者靶向治疗”
        “精准医学在肺癌治疗领域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我国肺癌研究治疗的领军人物吴一龙教授提醒,临床上的每一位新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第一步都应该明确EGFR基因突变状态,然后再考虑进行后续的针对性治疗,“千万不要盲目地化疗或者靶向治疗。”
        吴一龙教授指出,无疑,我国肺癌形势越来越严峻,目前,靶向治疗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而大约85%的肺癌患者是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亚裔不吸烟的女性。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绝大多数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病人使用靶向治疗疗效显著。即使之后发生了耐药,专门针对耐药新模式的精准治疗也已出现。
        针对分子分型进行靶向精准治疗,这样的医学发展,更具有针对性的治疗,这不单让肺癌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同时也能够对各类医疗资源进行更为合理的配置,提高肺癌整体诊疗水平。
        同时,吴一龙教授也注意到,截至2014年,我国EGFR基因突变检测率仍只有约27%,对比日本、韩国及我国香港、台湾超过80%的检测率相去甚远。吴一龙教授认为,要实现肺癌的精准医学、实现个体化治疗,就必须进一步提高EGFR检测率。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何雪华 通讯员 郝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给我们建议|手机版|阳光肺科 ( 粤ICP备2020077405号-1 )

GMT+8, 2025-10-25 04: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