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项涵盖10种癌症的回顾性研究发现,一天中,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要比晚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更好。这项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时间与疗效的相关性。 这是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初治且驱动基因突变阴性的IIIc-IV期NSCLC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早治疗组(每天15:00前接受免疫治疗)和晚治疗组(每天15:00后接受免疫治疗)。治疗方案为4周期含铂双药化疗联合信迪利单抗或 帕博利珠单抗。研究假设中位PFS由晚治疗组的6个月提高至早治疗组的10个月,α=0.05,把握度为0.8的情况下,共需要210例患者进行随机,次要研究终点包括OS和ORR。 从2022年9月至2024年5月,共计210例患者接受随机,中位年龄61周岁,男性占比90%,80.5%的患者至少有一个转移病灶。两组患者基线特点均衡可比。全组中位随访时间18.9个月。早治疗组和晚治疗组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13.2个月和6.5个月,HR=0.43,P<0.001。早治疗组和晚治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和17.8个月,HR=0.43,P=0.0003,ORR分别为75.2%和56.2%。无论患者年龄、性别、PS评分、肿瘤分期、PD-L1表达水平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型,PFS、OS、ORR在早治疗组提高更为明显。 在这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三个主要研究终点均支持早期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要比晚期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更好。几乎翻倍的PFS和OS需要进一步探索其生物学机制。
吴一龙教授评论:
210个病人随机分成下午3点以前用药和3点以后用药的两组,3点前用药的无进展时间居然达到11.3个月,3点以后只有5.7个月,好处几乎增加了一倍!更绝的是,早上用药组比下午用药组减少死亡风险达55%! 也就是说,用目前常规的治疗药物,只是采用不同时间点治疗,就能获得不知道要多少个新药的使用才能达到的高度!张永昌的解释是人体中早晚不同免疫功能也不同,但选取下午15点作为时间点的划分,还是有点拧不清。真希望有另一个试验来证实这一个发现!不管如何,以后早上免疫治疗可能要挤破头了。
参考文献: 湖南省肿瘤医院张永昌在ASCO Abstract 8516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