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阅读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22年3月份,吴老师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跟着潘主任一同整理一下局部晚期肺癌MRD队列的数据,心里还是挺激动的,两个局部治疗手段的MRD手段都经历一下,是十分难得的事情!
两者研究背景差距1 手术是一个快速完成的事件,手术后的监测是重点,当时已有不少研究数据,压力大,如何得出有创新意义的临床结论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2 局部晚期放化疗是一个连续6-8周的持续发生事件,可参考的既往研究数据不多,如何区别MRD在术后的应用是重点,也有着更大的分析空间!
从结果而言,我觉得还有很多细节不同...
PART 01 “治愈”人群:曲线体现治疗负担
《Cancer Discovery》早期术后患者:NPV达96.8%!
《Cancer Cell》局部晚期放化疗患者:注意非肿瘤原因死亡患者!
左图的曲线是整体的PFS,我觉得糟糕透了,怎么longitudinal MRD阴性人群复发人数如此多!但后面定睛一下,发现这人群中总共有9名患者因“非肿瘤原因”死亡(阳性组4例,阴性组5例),但排除了这9例患者,就是右图的曲线,也就重现了这一“潜在治愈”的曲线了。
这9例非肿瘤原因死亡中,免疫相关性肺炎相关2例,放射性肺炎1例,与新冠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肺炎1例,脑梗1例,这也说明了为这群患者“减负”是极为重要的!
PART 02 放疗中这个点极为重要
与手术不同,放疗是一个一段时间的持续发生事件,因此当初在研究之初,吴老师就设计了放疗中(40Gy)这个抽血点,而对于这个抽血点所发挥的作用也是远超于我们一开始的预期。
从c-index的结果,我们当时觉得挺纠结,怎么放疗中这个点的预后价值远远优于放疗前与放疗后?
从ctDNA的浓度来看,其实外周血ctDNA浓度就已经有明显下降,因此放疗中这个点似乎在提示我们,放疗中拿来划分,似乎能够更好划分那部分对放化疗更敏感的人群,因此将放疗中已经达到MRD阴性并持续到放疗后的人群称为“early undetectable MRD”!,预后更好了,接不接受巩固免疫预后也是相当了。
PART 03 MRD lead time的区别
《Cancer Discvery》MRD lead time:3.4个月
《Cancer Cell》MRD lead time:不同复发模式有所不同
整体人群 lead time:4个月,但局部复发患者更长一点6.1个月,这可能就是跟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等与局部复发之间鉴别有关!
PART 04 脑转移是bug吗?
《Cancer Discvery》脑转移是个问题,我们看到5个单纯脑转移患者,只有1例为阳性!
《Cancer Cell》局部晚期中脑转移10例,都能检测出来阳性!
文中谈到我们认为这10例单纯脑转移进展的患者,虽然MRD都是阳性,但有可能这些MRD阳性的信号并非来自于脑部病灶,而是来自于还没表现为影像学进展的原发灶。
PART 05 Blood-informed 是必须的!
目前MRD检测策略主流还是需要匹配组织突变信息,还是很能提高检测灵敏度,那就更不用说定制化的策略了。但问题是有时候局部晚期患者,拿到足够的组织进行基线基因检测是有难度的。
确实,这项研究中只有41%的患者有匹配基线组织,45.3%的患者有基线血ctDNA检测,而13.7%的患者是完全naive的状态了。而从突变informed数的结果分析来看,确实有点吃惊! 在所有MRD检测出来的突变来看,从informed贡献比例来看,有26.9%来自组织或基线血,51.9%来自于基线血,1.9%来自组织,说明了基线血检测是必须的,而不是组织的补充,因此blood-informed的MRD策略是局部晚期MRD检测的特别之处! 参考文献: 1. Zhang JT, Liu SY, Gao W, et al. Longitudinal Undetectable 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 Defines Potentially Cured Population in Localiz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ncer Discov 2022;12:1690-1701. 2. Pan Y, Zhang JT, Gao X, et al.Dynamic Circulating Tumor DNA during Chemoradiotherapy Predicts Clinical Outcomes for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Cancer Cell 2023. On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