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阅读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预期的悲伤是至亲大限将至时一个人会有的常见的悲伤反应。多数人对丧亲之痛(惯常的悲伤)感到熟悉,对至亲生命垂危之际的悲伤反而讨论得很少。
因此,有些人觉得避讳,不敢在社交场合表达他们深沉的悲痛,因而无法获得支持。那么什么是预期的悲伤,它有什么症状,如何应对这艰难的时期?
提醒你注意,本文主要为了至亲生命垂危的患者家属而写,但患者本身也会体验到悲伤。希望本文有关应对预期的悲伤的提示,对为死之将至感到悲伤的患者和家属双方都有帮助。
什么是预期的悲伤?
预期的悲伤是在生命垂危(或面临极大的缺失)之时体验到的悲伤,与死后的丧亲之痛(惯常的悲伤)形成对比。
除死亡外,这种悲伤还涉及很多缺失,如少了人陪,家中角色发生变化,财政状况改变带来的恐惧,以及失去梦想。悲伤不是孤立存在的,体验过程中往往唤起过去的悲伤情节。
预期的悲伤也许与丧亲之痛类似,但也有独特的地方。预期的悲伤通常涉及更多愤怒、更多情绪失控和非典型的悲伤反应。
这或许与当时的微妙处境有关,人被夹在中间,不懂得如何处理。譬如一位女士对此评论道,她内心的感受非常复杂,因为她被夹在保有希望和该要放下之间怎么都无法平衡。
不见得每个人都会有预期的悲伤,不能以好坏来评论它。有些人体验不到什么悲伤,而事实是,他们发现就这么忍着的原因是怕流露悲伤等同于放弃希望。
但是有些人则体验到更强烈的悲伤。针对瑞典寡妇的研究发现,40%的参与者发现丈夫过世之前比丈夫过世之后压力更大。
等人去世后再悲伤有帮助吗?
去世前的悲伤不能替代去世后的悲伤,也不一定能缩短去世后的悲伤期。丧亲之痛没有固定的额度。即使你的至亲健康情况下滑了很长时间,死亡仍然会令人束手无策。
然而,预期的悲伤尽管不能替代去世后的悲伤,或者甚至当它的一个起头作用,还是可以带来结束,而不像骤死那般无法道别。
目的
对于生命垂危的患者,预期的悲伤让人有机会在人生最后阶段成长,是寻找意义和结束的方式。对于家属来说,这时期也让人有机会找到结束、消除分歧、付出,还有宽恕自己和他人。
对患者和家属双方来说,这是道别的机会。我祖母去世的那一晚,我和她一起躺在床上。她扭过头来对我说:“我们会想念对方。”,还抱了我。这就是她的道别礼物。
我们经常收到这样的电邮,问及家属探望生命垂危的至亲是什么感觉。我们听到的评论是“我想记住的是我心爱的TA生病前的样子”,或者“我想我应付不来探望所勾起的悲伤”。
但其实这种情形下,预期的悲伤或许有疗伤效果。一项研究发现,因丈夫生命垂危感到的预期的悲伤能帮到那些妻子在丈夫去世前找到意义。
虽然预期的悲伤不一定让去世后的悲伤期更好过,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使死亡显得更自然。允许至爱离去并不容易。所以,看到他们虚弱、无能为力、疲惫的样子,或许令人更容易说:“好吧,就批准你去下一个地方吧。”
症状
伴随预期的悲伤而来的情绪与至亲去世后产生的情绪类似,但内心可能更翻江倒海。有些日子也许真的很难受。而别的日子却可能风平浪静。
下边列出与预期的悲伤相关的典型情绪。说是典型,但是请记住,每个人的悲伤方式不尽相同。
(1)伤心和落泪:伤心和落泪通常是突然涌起,杀你一个措手不及。哪怕只是象电视广告这样的小事,也可能突然提醒你,你的至爱快不行了,让你痛苦不已,与你第一次意识到这种缺失将至没什么两样。
(2)恐惧:恐惧感很常见,除了害怕死亡,还害怕丧亲带来的变数。
(3)烦躁和愤怒:你也许体验到了愤怒,但是生命垂危的至亲传来的愤怒也不好对付。
(4)孤独:当你的家属至亲患了癌症快要不行,你通常会体验到强烈的孤独感。与丧亲之痛不同,因为社会禁忌,无法公然表达预期的悲伤,或会增加隔绝感。
(5)想找人诉苦:孤独感可能令人产生找人诉苦的强烈愿望,什么人都好,只要能稍微理解你的感受,愿意不带批判眼光来聆听你的就行。如果你没有表达悲伤的安全场所,这些情绪或会令人从社会抽离,或者感到麻木,让内心的痛苦长久不退。
(6)焦虑:当你在照顾生命垂危的至亲,就好像每时每刻都生活于增强的焦虑状态之下。焦虑反过来会导致身体症状,例如颤抖、心悸和发抖。
(7)内疚:对于一些人来说,至亲生命垂危之际,这段时间可能充满强烈的内疚,尤其是你的至亲在倍受折磨。 一方面你产生希望至亲不再受苦的愿望,另一方面你又害怕死亡的到来。癌症生存者也可能因为活得比别人久而感受到内疚。
(8)对生命垂危的至亲的强烈关注:你或许发现自己特别关注你的至亲,这种关注可能围绕着情绪、身体和灵性议题。
(9)死亡演练:你可能会想象至亲离世时的场面。若是生命垂危的患者,则可能想象家属至亲在自己死后怎么生活。许多人为这些念头觉得内疚,但其实这些很正常,是接纳不可避免的死亡必须走的一步。
(10)身体问题:入睡困难、记忆力衰退等身体问题。了解更多悲伤对身体造成的损害的信息。
(11)儿童对亲人缺席的恐惧、对儿童的同情,对儿童的关注:研究发现,面临父母或祖父母离世的儿童对将来感到强烈的恐惧,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得到照顾。
虽然你可能听说过悲伤的阶段和消化悲伤的四个任务,有一点还是很重要,多数人不会一步步跟着走,并在某天早上醒来觉得他们已经接受现实并复原。
现实是任一阶段可能在某个期间出现,你或许重复多次体验到同样的震惊、质疑或绝望等感受。如上所述,让自己去感觉,或者排解悲伤,很难说有什么正确的办法。
治疗和咨询
预期的悲伤是悲伤连续体中的正常过程。但在一些情况下,悲伤可能强烈到令人无法应对。面对那么多令人悲伤的缺失,发生忧郁症很常见,而且区别悲伤和抑郁症也许不好办。
如果你应付不来,请寻求心理健康专家的帮助。如果你分不清那是“正常”的悲伤,还是“复杂”的悲伤,应该寻求协助。
应对悲伤
透过表达来排解痛苦,允许自己去悲伤很重要。
寻找能让你吐露感情的亲友非常有帮助,因为既保有希望又要为死亡做准备很困难。如果别人不明白为什么人还在你就那么悲伤,甚至为此对你感到愤怒,那你就更困难了。
一定要记住,放下,不代表你不得不停止你对至亲的爱,哪怕在他们离世之后。在这个阶段,一些人开始在内心一个安全的地方,保存他们至亲的回忆,这是永远都不会消失的。
|